
从中国居民财富增长角度观察,过去10年财富稳步增加,每年新增财富都在20-30万亿之间,目前居民总财富已经接近300万亿。
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理财靠存钱、2000年以后靠房产,2014年财富配置更加多元化:
我们统计2014年居民新增财富的40%来自于房地产、17%来自于银行理财、16%来自于存款,12%来自于股票 ,其他还包括' 信托、基金、' 保险等,这意味着居民财富配置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
导致当前居民财富配置出现拐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从2011年以来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了下降,因而对利率和房地产走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要素禀赋角度解释为什么劳动力减少会带来利率下降:过去劳动力充裕,因而劳动力工资便宜;反过来资本稀缺,因而要素分配也向资本倾斜,体现为利率居高不下。而未来随着资本的过剩、劳动力的稀缺,要素分配必然向劳动力倾斜,而资本的相对回报率将趋于下降。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零利率将是长期趋势。美联储成立于1914年,观察美联储官方基准利率走势,我们发现过去的100年可以大致分为3个周期,每隔30年左右变动一次方向。而这一官方利率走势与' 美国25-44岁青年人口增速的走势高度一致。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人口结构变化是影响利率走势的最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零利率是长期趋势,和' target='_blank' >央行的政策取向无关。
而人口结构和地产周期也有重要关联,因为地产的刚需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口,因而随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所有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都相继出现拐点。其中日本最早老龄化,地产泡沫最早破灭,第一个进入零利率。而美国、欧洲在2010年前后先后步入老龄化,也步入零利率时代。
因此,对中国而言,我们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房地产大拐点已经出现,零利率将是长期趋势,而过去20年居民财富增值来源的存款、房地产均已日薄西山,而这也意味着未来金融资产将成为居民财富增值的主力战场,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将持续膨胀,去年开始的股债双牛长期仍值得期待。 海通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