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是内地香港上市房企年报的集中发布期,所以攸克君没少看年报,但年报看多了,却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活灵活现的阿Q——没错,还有他的精神胜利法。
面对几乎2008年以来最为冷淡的市场,精神胜利法在上市房企当中大行其道,反应在业绩指标上,有以下两个方面典型的表现:
第一,“大做”合约销售额。市场不好人所共知,但仔细观察各公司的年报,却发现真正销售额下降的公司却并不多,绝大多数是增幅下降。为什么?合约销售额的统计口径是这类开发商最好的自我安慰。直白地说,合约销售额是按照签约算的,客户交定金签约,即纳入统计,但这却不是回款额。在2014年的四季度,不少房地产企业都或明或暗的搞起了“几万元定金签约”的促销,实际上就是在冲合约销售额。但是,对企业,没有回款的销售是耍流氓,合约销售额再大也只是面子光鲜,钱没收到兜里,一切都是白扯。
第二,靠“堆货”实现行业排名“争上游”。多看年报你就会发现,尽管市场环境欠佳,但很多上市房企的销售规模还是增长不少,排名也比去年向前进步了几位。但实际上,这仍然是个面子工程以及美丽的自我陶醉。只看卖了多少钱没有意义,只看排名更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看看这类公司的库存是怎样一种状况。因为绝大部分情况下,销售规模和排名的冲高,是以多备房源为代价的,卖不掉的房子在来年就会转化成库存,届时谁难受谁自己心里清楚。
所以,“精神胜利法”是病,得治。怎么治?一是要趁早,二是要下对药。3月18日,香港上市公司' target='_blank' >龙湖地产公布了2014年全年业绩报告,怎么治房地产行业的“精神胜利法”?来看看龙湖的做法。
第一, 砍开工,把存货当癌症,坚决不靠堆货扩大销售额。这件事龙湖做的最早,基本上从2012年就开始动手。当时房地产市场尚在红火年代,砍开工、减库存的策略在内部并非没有阻力,但管理层执行的非常坚决。2012年当年,就砍掉了约300万平方米的开工面积,2013年底大约110亿元的现房存货,到2014年这部分存货已经去化了50亿。到市场不好的2014年时,龙湖整个的存货负担,就比其他房地产企业好上很多。而在2014年下半年,龙湖再次主动压缩了100多亿元的供货,为看不清前景的2015年“减负”。
第二, 清退不良合约客户,宁舍合约销售额也要提高回款率。龙湖2014年的合约销售额490.5亿元,尽管创下了自身的新高,但同比增长2%的增幅,几乎可以不计。为什么增幅如此之小?龙湖一直在清退“不良”的合约客户,也就是那些交了定金、签了合同,却无法如期及时付款的客户。2014年全年,490.5亿元的合约销售额,回款率在90%左右,这确保了龙湖卖出去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收回了现金。要知道,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现金则比信心更重要”,因为没有现金就没有信心。在这一方面,龙湖支付的代价,就是合约销售额增长的全面放缓,但看了上面攸克君说的,你应该觉得这一点也不是坏事。
第三, 体系化支持去存货。去存货、清理不良客户需要体系化的支持才能实现。龙湖为此很早专门建立了一套供销存管理的' 信息技术平台,并在2014年进行大升级,升级之后,每一套房源的货龄都可以进行分类管理。通过这个系统,龙湖基本上做到了“每一套房源的回款都能说清楚,都能对应到具体的负责人”。这套系统平台,实际上确保了高管层去存货共识的意愿能够得以确切的执行。
攸克君可以确定,龙湖没有患上房地产行业流行的“精神胜利法”这个病。在面子和公司的盈利能力之间,龙湖的选择是后者。所以龙湖2014年财年期末手中还握有190.4亿元的现金,这恐怕要让不少同行心生艳羡。而这也使龙湖的融资成本得以控制在6.4%左右的较低水平。
同时,龙湖年终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科目为83.5亿元,减除少数股东权益及评估增值影响后之核心净利润为66.1亿元,核心净利润率为13%,亦为同行少有。所以,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做到“用便宜的钱挣到更多的钱分给' 投资人”才是最佳境界,合约销售额是多少,行业排名上升还是下降一位,都不如这些来的实在。
再说一次,精神胜利法是病,得治。
(攸克地产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