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资料图) align=middle src="http://i5.hexunimg.cn/2014-05-15/164803785.jpg">
皮海洲,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资料图)
最近,' target='_blank' >证监会在基金业的“捕鼠行动”,引发公募基金圈的风声鹤唳。不过,从有关媒体的报道来看,证监会对基金业的监管显然并没有止步于公募基金,包括'私募基金也成了证监会监管的目标。
本周一,有媒体报道称,上周监管部门在上海、深圳两地对知名私募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原因或与泽熙6期在' howImage('stock','2_002167',this,event,'1770') 东方锆业(' 002167,' 股吧)资产重组停牌前的交易有关。而本周二,又有媒体报道,著名基金经理' target='_blank' >王亚伟管理的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 信托计划在' howImage('stock','2_300004',this,event,'1770') 南风股份(' 300004,' 股吧)的交易中存在瑕疵,不久前被监管部门约谈。
上述两则消息是否真实,还有待于相关方面来予以证实。但这两则消息透露出来的信息却值得重视。一是一些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确有“踩红线”、“闯红灯”的嫌疑;二是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已受到市场的关注,有必要将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提到监管的日常工作中来。
应该说,自新《基金法》实施以来,私募基金的发展迎来了春天。虽然说伴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私募基金就一直存在,但私募基金却一直没有取得' 法律地位,私募基金成了中国股市的“黑户”。是去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基金法》赋予了私募基金以法律地位,使私募基金成为中国股市的合规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因此进入证监会的视线,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起草拟定的过程中。
尤其重要的是,日前国务院出台的新“国九条”也赋予私募基金以良好的发展机遇。新“国九条”的第四条明确规定要“培育私募市场”。一方面是建立健全私募发行制度。对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允许各类发行主体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向累计不超过法律规定特定数量的投资者发行' 股票 、债券、基金等产品。另一方面是发展私募投资基金。按照功能监管、适度监管的原则,完善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私募集合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各类私募投资产品的监管标准。可以说,新“国九条”的出台,标志着私募基金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国九条”要大力推动私募基金的发展,这显然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但私募基金的发展,必须是一种健康的、规范化的发展。也只有如此,私募基金才能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力量。如果放任私募基金违法违规,那么这种私募基金的发展就只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若如此,还不如不发展私募基金。所以为了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让私募基金的发展走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而从私募基金目前的投资情况来看,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显然是必要的。毕竟有些私募基金,在市场里留下的形象并不优良,有的成了投机炒作的代名词,有的则成了各种内幕交易的化身。如昀沣信托精准潜伏南风股份资产重组,泽熙6期同样在东方锆业资产重组停牌前精准潜入,这很容易让投资者产生瓜田李下的嫌疑。若真因此引发证监会对此事的调查监管,那也是证监会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很有必要的。又如泽熙系私募基金今年频频提议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虽然泽熙系私募基金的这种行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其提议高送转的动机同样令人生疑。
当然,基于对私募基金的监管还只是刚刚纳入到监管者的视线中来,有关的监管法规还有待于完善。所以对于私募基金的监管,有必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立足于现有的法律法规,比如对于内幕交易的查处,这是目前的法律法规可以解决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规条文。比如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投资者提议高送转的问题,为避免有关当事人借机炒作并趁机出逃,可对有关当事人的持股进行锁定,在股东大会审议提议之前,严禁当事人卖出股票 。三是尽快完善并出台加强对私募基金进行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使私募基金的发展早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