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云变幻,不少投资者转战银行理财市场。没想到的是,被大家认为像' 保险箱一样安全的理财产品,也会出差池。前阵子,就有媒体报道,不少投资者购买某银行上海一网点的一款收益率高达11%的“理财产品”后,不但利息迟迟没有兑付,最后连本金也没了。
实际上,随着骗局的不断创新,银行理财“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避免踏入理财陷阱,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作为理财达人,姚太太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同事们分享。
就拿上述银行网点的这款“理财产品”来说,因为经由一位资深理财经理推荐,导致很多投资者中招。事发后,该网银转账凭证显示收款方为上海某投资管理中心,合同上的落款盖的也是该投资管理中心的章。事实上,不少投资者在签署合同时并没有留意这份合同并非出自银行。根据账户倒查,这些消费者实际购买的是一家基金公司销售的产品。对此,涉事银行表示,这款产品与其无关,称“并非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银行的代销产品”。
“合同上没有银行署名这一点,显然被粗心的投资者忽略了。近年来,受佣金回扣诱惑,一些银行客户经理做"私单"已不是个别现象,之前银监会还专门开展过大面积排查,但因事后举证困难,最后只有极少数投资者能维权成功。”姚太太说,显然,一旦出事再维权就太被动了,防患于未然才是“王道”。
以上的案例,属于最常见的理财陷阱——部分从业人员违法操作。近年来,频繁出现一些商业银行的基层行私自销售未与银行签约产品的违规现象。这些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打着理财产品的幌子,声称将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向企业货款、汇票等领域,甚至保证该“理财项目”的安全性和高收益性,这对广大投资者而言极具迷惑性。
另一种陷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欺瞒客户”。有些银行将保险理财产品当成银行理财产品来卖;部分银行将理财产品包装成风险低、回报高的银行存款替代品,而掩盖其作为投资产品的风险性;还有银行利用信息优势制造霸王条款,提出浮动收益产品“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作为银行的管理费用”。
此外,在监管不足的环境下,众多金融机构参与了“庞氏骗局”的制造——也就是俗话说的“空手套白狼”。有专家指出,在操作中,银行往往将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放到一个资金池里,而非为每一款理财产品单独设账。利用不同“资金池”的期间错位,会形成一个日趋增大的稳定“资金池”,银行则可利用“发新偿旧”机制来灵活运作该资金。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将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风险。
看来,银行理财也并非稳赚不赔,要想安全获利,还是要多学理财知识啊!
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