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理的故事:
1998年10月,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面向自己的工作人员选拔一名首席调查人员,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民主推荐,最后有40多人进入了笔试环节。
时年43岁的蔡双雄也参加了这次考试。他任职25年,工作非常努力尽心,也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所以在考试时,他并不感到怎么紧张。考试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蔡双雄信心满满。可谁也没想到,最后一道题把他彻底难住了。题目是: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述其合理性。蔡双雄知识面并不算窄,还很喜欢研究历史,读过很多关于李世民的书,但就是没有想起来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记载。
交卷时间快到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在试卷上写下一行字:我实在想不起李世民在环保方面有什么举措,对不起,这道题我不会答。
可偏偏这道题的分值非常高,有20分,蔡双雄感到很沮丧,他想自己估计没有什么希望被选上了,很多同事知道他的情况,纷纷表示惋惜。两个星期过后,考试结果终于公布了,但令众人无比吃惊的是,蔡双雄竟然得了满分,还是唯一一个可以进入面试环节的人选。
很多人不理解,纷纷前去询问,原来,这道题是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试题库里抽出来的,就是为了测验考试人的“诚信度”,李世民时期,还没有环境保护的说法,也没有相关措施,这道题本来的最佳答案就是“不知道”。(朱国勇)
故事的哲理:
赢只是一个结果,真则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方法论。价值观,永远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