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理财工具 · 正文
女性投资理财更有优势?男性在股市
交易频率更高,回报更差
2016-03-30 12:12 FT中文网 夏春 1
摘要在2008年
金融危机期间女性经理人
指数的回撤幅度远低于标普500,这使得即使标普500在随后美国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下连续六年表现优异,其累计回报依然不及女性掌管的
对冲基金。由于这项对比研究的影响力,现在主流
金融媒体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报道一些女性经理人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女神节刚刚过去,看完网上各种祝福的段子,我打开彭博终端,下载一些
数据,画了下面这张图,算是一份另类的(和迟到的)献礼。图1显示的
对冲基金女性经理人
指数最初由Rothstein Kass公司(后被毕马威收购)在2012年开始与
对冲基金研究(HFR)公司合作编制,其中包含了60多家由女性拥有或者管理的
对冲基金,平均资产规模为2.9亿
美元。这一平均加权的净回报
指数从2007年1月开始,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跑赢标普500和
对冲基金综合
指数。如果把
对冲基金策略细分为四大类别,那么女性经理人
指数也在绝大多数时间跑赢
股票 对冲、
全球宏观、事件驱动
策略,只是在波动性和回报上略输给固定
收益相对价值
策略(2015年7月最新
数据显示女性经理人
指数为154.8, 相对价值
指数为155.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
金融危机期间女性经理人
指数的回撤幅度远低于标普500,这使得即使标普500在随后美国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下连续六年表现优异,其累计回报依然不及女性掌管的
对冲基金。由于这项对比研究的影响力,现在主流
金融媒体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报道一些女性经理人的故事。

交易频率更高,回报更差" />
我估计男性读者看了这个图首先会想方设法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标普500和
对冲基金综合
指数是分别以市值或者资产规模加权,相对以平均加权计算的女性经理人
指数可能被低估,或者女性经理人可能投资的资产
风险更大,应该比较经
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才合理,或者样本太小,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
市场下坚持下来的女性属于最精英的一群,相反,覆盖面广的
对冲基金综合
指数背后的
基金经理则良莠不齐。与其回答这些问题,大家不如再看看美国加州大学的两位
金融教授Brad Barber和Terrence Odean写的一篇题目风趣的文章《男孩容易犯错》(Boys will be boys), 他们考察了美国35000个家庭跨度六年(1991-1997)的股市投资表现(此文影响广泛的原因之一是此前的
金融研究只关心
市场、行业和
机构投资,Odean开创了研究个人投资表现的先河,为行为
金融学的发展提供了
数据实证),发现男性在股市的
交易频率高出女性,而业绩表现受损更大(频繁
交易对所有
交易者都是有害的),特别是单身男性
交易频率高出单身女性67%,但前者的回报平均每年低于后者1.45个百分点(图2),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在已婚家庭,虽然
账户所有人是丈夫(妻子),但实际管理和
交易人却可能是妻子(丈夫)。只有单身时,两者才是合二为一的。这一研究还发现即使经
风险调整后的回报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同样存在。

交易频率更高,回报更差" />
Barber和Odean对这一发现给出的解释是男性在
金融投资领域比女性体现出“过度自信”的行为偏差(图3),在高估自己选股和择时的能力,经常低估
风险。表现出来的是过度频繁地买入卖出(换手率高),不仅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要付出更高的
交易成本。
1">2">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新
金融(if.pedaily.cn),中国新
金融领域权威门户,是清科集团旗下新
金融领域综合服务平台,聚焦互联网
金融,同时关注新兴
资本市场与
金融创新,拥有众筹、P2P两大子领域核心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