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和讯网 1
摘要“中国的在线信贷
市场就像一个广阔而原始的西部。”Lisa McGreevy表示,相比美国,在线信贷在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加巨大。随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技术的成熟以及生态系统的完善,中国的在线信贷
市场将在2016年爆发增长,规模或将超过万亿。

2月24日,中国在线信贷联盟OLA首期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位互联网
金融公司高管就在线信贷业务在中国的开展及未来进行了探路式讨论。
参与企业认为,相比美国,在线信贷在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加巨大。随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技术的成熟以及生态系统的完善,中国的在线信贷
市场将在2016年爆发增长,规模或将超过万亿。
在线信贷空间巨大 前景优于美国
在线信贷,是指在线获取借款人、在线审批、在线放款。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金融的飞速发展,在线信贷更成为近来的焦点,
银行、小贷、消费
金融公司及P2P都争相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同时,包括征信
机构、技术提供商、
数据方、催收
机构、综合服务平台在内的相关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为了顺应
市场发展
趋势和行业自律需求,在2015年10月30日举办的“2015年普惠
金融CRO
全球峰会”上,由在线
金融搜索平台融360联合12家互联网
金融主体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首个在线信贷联盟(o
nline Lending Alliance),简称“OLA”。OLA的宗旨是致力于推动中国在线信贷事业的发展,并最终惠及小微
机构和个人,使其得到更加便利、个性化的
金融服务。
成立不到4个月,OLA新增加入申请超过50份。截止目前,OLA的成员包括在线放贷
机构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马上消费
金融、富登信贷、拍拍贷、玖富时代投资顾问限公司、积木盒子、信而富、投哪儿、证大速贷、信融财富、现金巴士、铜根源、重庆瀚华小额,及服务
机构融360、鹏元征信、费埃哲FICO、益博睿
全球分析与
策略咨询大中华区、百融金服、同盾科技等知名企业。
“OLA将向更多
金融机构开放。”OLA秘书长李英浩表示,联盟会定期举办活动,各成员轮流当值,共同研讨最前沿的行业议题,借此促进成员间就在线获客、反欺诈、人脸识别、信用评估、
数据共享以等方面的合作。
26日的首期沙龙上以小范围的闭门活动举行。来自美国在线信贷自律组织OLA(o
nline Lenders Allianc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isa Mc Greevy 为大家分享了美国OLA的运作模式以及行业自律经验,大家围绕最新的在线信贷技术、
风控方式,以及客户获取、资金来源、产品设计和
市场拓展等多个实践领域进行了讨论。
近年来,在美国o
nline Lending发展迅速。根据第三方
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在美国达到70%,其中每10个人里面,就有4个通过手机使用
金融服务。2014年,以Lending Club、Ondec、Enova为代表在线信贷公司在美国本土成功
上市,股价表现抢眼。在美国
银行外的约500亿
美元的放贷
市场中,线上和线下的比例已经发生反转——在过去一年里,美国在线信贷
市场规模高达286亿
美元,其中短期贷款和分期贷款规模170亿
美元,
市场间信贷66亿
美元,企业贷款规模50亿
美元。
OLA对成功商业案例做了细化并便写成册,在营销、应用程序和发布、支付流程、募资、
数据安全、及供应商的选择等所有环节,为在线信贷中的资金方、借贷方、及第三方服务
机构或催收
机构提供行为准则参考。会员及其供应商都必须遵守。
“中国的在线信贷
市场就像一个广阔而原始的西部。”Lisa McGreevy表示,相比美国,在线信贷在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加巨大。

(美国OLA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isa McGreevy)
一触即发 今年规模或超万亿
融360 CEO叶大清也认为,美国八十年代中期
利率市场化,鼓励
金融创新,中国正在经历类似的时期。他判断中国会迎来消费
金融行业的
黄金十年,再叠加移动互联网和大
数据趋势,因此在线信贷将迎来一个爆发,或将在近年超过万亿规模。
在过去4年,仅在融360平台上的贷款申请超过3万亿元,获批3000亿元。这个数字预计在今年将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在线信贷是中国普惠
金融和互联网
金融的未来,它的发展将惠及每个人。”叶大清认为,在线信贷的发展将让那些无法被传统
金融覆盖的人群,包括学生、农民、老人和蓝领工人在内的庞大群体都能够充分享受现代
金融的便利,实现真正的普惠
金融。
对于放贷
机构来说,与传统线下业务相比,在线信贷优点明显:一是可根据在线
数据库快速对客户需求进行定位,并推介符合其个性化的产品;二是在能够通过大
数据进行快速模型分析,加强
风控;三是节省线下网点成本,提高转化率;四是
数据模式运作,减少道德
风险。但同时在线借贷也必须实现两个突破才能广泛应用:一是必须解决交互技术问题,保障用户的体验;二是
风控要过关,因为便利同时会造成违约成本较低的问题。
由于国内信贷监管的"三亲"要求,目前线下有先天优势。"从长远来看,借贷转移到线上是必然
趋势。随着用户转移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线下的方式将遭遇变革。"马上消费
金融首席
数据官刘志军认为。
就在最近的几个月里,这些掣肘有了明显突破。
技术和生态逐渐成熟
最近的apple pay打破了很多限制,可以看出,中国的
金融监管思路也正在逐步放开。
2015年12月25日,
央行发布的《关于改进个人
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
账户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称,提供个人
银行账户开立服务时,有条件的
银行可探索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其他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核验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的辅助手段。这一《通知》被视为
央行承认了“生物识别技术”的有效性,并一定程度上放开远程开户。
很多公司随即推出了生物认证的相关新产品,蚂蚁金服正通过旗下“柒车间”布局生物识别技术,研究人脸、指纹、声纹、虹膜、笔迹、击键等多重因子验证的可能性。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旗下的优图团队也定位于专攻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预想,不出一年,在好莱坞大片中出现的人脸、声音、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将会陆续在中国互联网
金融企业中成为现实,这些技术上和监管上的突破,都将为在线信贷业务的快速展开提供基础。
在大型公司自建技术团队的同时,定位于平台型互联网
金融模式的融360,也正努力搭建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从而降低技术门槛,让创新型的中小公司也能分享到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红利。
1月16日,融360就曾宣布与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原创技术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达成战略联盟,将来双方致力于生物识别技术在互联网
金融风控领域的应用,并将于近期推出人脸识别云服务2.0版本。商汤科技所拥有的人脸识别准确率高达99.15%,领先Facebook人脸识别算法DeepFace的97.35%,也超过了人眼的97.53%。
经融360测算,未来“天机大
数据风控”+“人脸识别”技术之后,理论上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可以省掉大部分人工审核,将身份核实的成本降低至20%,在公开测试中准确率高于人工识别。对于没有能力单独购买人脸识别技术的
机构来说,例如小贷公司和P2P,接入天机系统就可以一站式完成线上获客、审批、放款,极大提高贷款的效率和
风控水平。
技术的发展只是硬件的完善,生态系统的成熟也为在线信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传统重量级
金融机构也开始加入,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公司的体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在产品设计、
风控管理、用户体验尚都有了明显的成熟、进步。同时,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进一步渗透,各类
数据库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增加了大
数据风控的可行性。同时,类似支付清算协会最近实行的“黑名单”共享机制,以及融360搭建的“天机”系统都在提供这种开放共享服务。
“我们希望连接钱和人,连接在位各位以及互联网
金融里面的每一个参与者,为大家搭建交流、合作、竞争的平台,充当大家的送水工。未来,我们也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类似'天机'的开放服务平台,服务好每个
机构,从而服务行业。行业发展了,我们在位各位就能获得自己的成就。”叶大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