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江南愤青谈监管:过去所有的不出事,都是为未来某一天集中的出事做准备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当前位置: · · 正文 江南愤青谈监管:过去所有的不出事,都是为未来某一天集中的出事做准备 2016-02-26 10:22 江南愤青 1 <BR /> 摘要凡是以风险收入为特征的互联网金融基本无价值,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未来,这个结论其实是很得罪人的,其实我在三年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的阐述,只是过去三年里,不断的有这类模式被风投机构给投资,弄得我自己都有点犹豫和纠结,一度怀疑自己。 <img src="http://pic.pedaily.cn/201508/20150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P2P · 正文 江南愤青谈监管:过去所有的不出事,都是为未来某一天集中的出事做准备 2016-02-26 10:22 江南愤青 1
摘要凡是以风险收入为特征的互联网金融基本无价值,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未来,这个结论其实是很得罪人的,其实我在三年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的阐述,只是过去三年里,不断的有这类模式被风投机构给投资,弄得我自己都有点犹豫和纠结,一度怀疑自己。 江南愤青谈监管:过去所有的不出事,都是为未来某一天集中的出事做准备 互联网金融目前更多还是金融互联网的概念,并没有在技术上有效突破,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带有很大的金融风险,而且从社会角度来看,也是不断聚集风险的过程,风险这个东西跟地震是一样的,能量不断的聚集,只是为了等待某一天的爆发,所以说过去所有的不出事,其实都是未来某一天集中的出事做准备,对于这个要有清醒的认知。 我就是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过去凡是以风险收入为特征的互联网金融基本无价值,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未来,这个结论其实是很得罪人的,但是这个的确是我的结论,这个结论其实我在三年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的阐述,只是过去三年里,不断的有这类模式被风投机构给投资,弄得我自己都有点犹豫和纠结,一度怀疑自己。 目前全国的互联网金融大概有三千多家,其实我个人感觉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这三千多家都简单的归类为一个行业,因为事实上同为P2P,他们之间的区别也非常的大,需要对这个行业要做甄别和筛选,不能简单的一刀切的监管,这个我们放到后面去说,风险的堆积更多还是借着互联网金融的外壳下民间借贷换个方式悄然增长的结果。 在这个大发展的风险堆积的过程中,期间大量专家也扮演了不是很好的角色,片面强调规模,以为规模大了就是好事情,就能覆盖更多的用户人群,解决更多的金融借贷的问题,动辄强调用户数,强调普惠金融,强调屌丝也能借贷权利等等,事实上,都在很大程度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目前各地爆发的金融借贷纠纷,很大程度跟过去几年不加约束的金融创新是有关系的,因为用力点反了,在一个不正确的道路上,效率越高必然意味着问题越多。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金融问题无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核心观点肯定是可以成立的,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无法赚钱的前提下,还扩大杠杆借钱,带来的结果一定是非常惨淡,因为借钱本身无法解决赚钱这个核心命题的,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金融专家却无法有效解答,的确也是很奇怪的事情。要么不懂,要么就是立场问题了。 我最近写了篇从次贷危机看中国目前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的文字,我里面的结论是中国爆发大面积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区域性的风险事件频发是必然的事情,而且还会呈现高发状态。主要的原因在于两点,缺乏足够的风险控制技术,从而使得业务向不合格的贷款人进行贷款,导致风险事件频发,可怕的是危机可能尚未真正开始,而不是已经结束,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向不合格的投资人发放理财产品,导致了大量无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介入到高风险市场,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危机。 我感觉前者是危机根源,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来的,大量不合格的借款人,最终导演了全球金融灾难,这个我会单独写文章来论述。而后者可能问题则是出在我国的监管体系漏洞上,当然两个危机都是一体两面的,很难分开,从理财角度来看,我们的合格金融机构或者相对正规的资产管理机构一方面本身机构数量就较少,另外一方面受限于我国的相应法律,他们给予投资人的进入门槛都比较高,重点聚集在高收入人群,使得中国极为广泛的中产阶级压根无投资途径,只能挤入到低门槛的民间借贷领域,也就是说你资产管理门槛不放开,你就会发现很难改变这种格局。 我们目前在五万到一百万左右的投资金额里面,你会发现基本上属于无可投资的境地,严格的一百万门槛堵塞了中国将近80%的投资人群,乃至将近100%的中产阶级基本上都被覆盖在这个投资可能性之外,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凑成一百万,去投资高门槛的投资领域,你的本意是希望让高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结果挤进了一堆更没有风险承受力的人,还有一个无法选择的结果就是干脆投资相对低门槛的领域,而目前低门槛的领域原先只有民间高利贷,如今多了一个P2P,这个角度来看,大家选择P2P,其实本质还是属于金融压抑下的现实无奈选择而已。从道德层面上来看,你让很多正规的金融机构的门槛只能设定在高净值人群,可以让他们有钱赚资本收益,那么那些有些小钱,理论上也可以获得一定资本收益的人,结果就活该只能放在跑不赢市场的储蓄上了?这个就是很扯淡的事情了,这个其实是不公平的。 当然,这里监管层都会说,一百万以上的人,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强,所以必须设定这个门槛,这个是借鉴了美国的先进国际经验之类的话来应对,但是事实上,这里有两个基本逻辑要去阐述和理解。第一,中美国情是否一致?你不能因为说美国人喜欢吃汉堡,非要逼的中国人也都去吃汉堡。第二,美国真的是否是这样的呢?我们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美国的所谓合格投资人,其实并非是简单的金额门槛约束,这个其实很多判例都有,美国的所谓私募的合格一般设定为三个条件,第一个成熟,也就是理解风险。第二个是富有,即有能力承受损失。第三个是关系,投资人和发行方具备一定的联系。金额从来不是在核心三个门槛之内。 我们简单的狭义的把金额做成门槛,压根从头到尾就是学了个皮毛,而忽视了所谓风险的实质是什么。风险认定这个东西,前提是可以承受,而不是不发生。金额跟是否可承受没有必然关系,跟不发生风险也没有任何关系。确切说,金额压根就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凭什么是一百万?为什么不是五十万,不是十万,不是三百万?逻辑基础在哪里?风险从来不是金额门槛设定的,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我总共只有一百万块钱,我去投资一百万的风险高,还是我只有二十万,我去投资五万块钱的风险高?风险是以资产占比来衡量的,而不是绝对数额来承受的,压制的金融监管,一定催生出不平等的套利机会,这个其实更可怕。真正要考量的其实是门槛下降以后带来的市场资金相对较多,投资数量增长市场流动性增加之后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人门槛设定的问题。所有的风险应该堆积在资产端,而非理财端。 从现实的国情来看,中美的两套生活体系姑且不去说,美国是个典型的高消费高负债国家,绝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其实是消费,而不是投资,投资本身就是美国有钱闲人做的事情,而且美国是个机构化主导很严重的国家,针对闲钱不多的人,美国的共同基金数量庞大,门槛很低,能支撑足够数量的投资人,但是中国不是在大发展的年代里,大量的人喜欢做投资,而且中国有极为庞大的储蓄率,这种情况下,投资一定是绝大多数人的现实选择,但是我们的投资机构门槛受限的情况下,不流向非法理财,那才是见鬼了。让市场正规的金融机构容纳更多的资金,肯定比不正规的草台班子的民间掮客进行理财,肯定是靠谱的多的现实选择。我自己觉得我们要学美国,至少具备很多现实条件才可以,例如投资机构门槛放开,信息充分披露,法制完善,个人投资意愿度大比例下降,充分有效的金融资本市场建设,足够的风险教育完毕等等,我们才有可能学习美国,否则我觉得基础压根不同,无法学习,甚至无法类比。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体系完善专业性强 港台社会养老经验可供借鉴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