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初腾讯与Groupon之所以闹得不愉快,是因为双方太过寻求直接的合作。在没有搞清中国本地团购
市场特殊情况下匆忙上马,自然会出现诸多问题,最后分崩离析。

提起Groupon,大部分人对其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过气”的团购网鼻祖和与" 腾讯合作推出的国内团购网站“" 高朋网”,死相极惨!虽然" 马化腾表示是双方准备不足的原因,但却有消息称是二者合作有隙。但就这么一个过气且不容易相处的团购网站,却受到阿里的青睐。
近日,阿里买入Groupon的3300万股
股票 ,持有5.6%的股权,成为其第四大股东。而且这一过程相当低调,Groupon发言人比尔·罗伯茨甚至表示,该公司此前一直不清楚阿里已经大笔买入该公司
股票 。那么,阿里花钱想买经验的“被动持股”说法是否是一厢情愿?阿里又为何买入一个被大多国人看为”过气“公司的
股票 ,有何意义?
阿里要“
市场经验”
对于阿里来说,虽然已经在美国
上市,并进行多元化投资,但在欧美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早在2014年
路透社委托法国" 益普索集团展开的最新调查显示,88%的美国人没听说过" 阿里巴巴。此外," 阿里巴巴面向美国消费者的购物网站11main.com,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取得一席之地。在亚马逊、eaby的挤压下,阿里在欧美的发展步履维艰。
相反,在中小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的
市场阿里则有着别样的风光。比如在巴西,当地人蜂拥而至阿里巴巴旗下网站
全球速卖通购买低价商品。仅2014年7月一个月,巴西人浏览速卖通网站超过1200万次,相当于eaby在巴西所获浏览次数的3倍。
而在海外直购平台上,台湾、韩国等都是其重点发力的对象,且取得不错的成绩。自2010年进入台湾
市场以来,淘宝已成为台湾网民最受欢迎的网购平台之一。仅仅是2013年淘宝公布的
数据就显示,台湾已经有50万注册会员,年
交易额近500亿元新台币,相当于台湾GDP的0.3%。
在这样的态势下,阿里自然想在中小国家
市场发力。在完成对后者的占领之后,再度向欧美
市场发起冲击——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
策略。实事求是地说,虽然Groupon因为模式的原因,在国际
市场表现并不出彩,相继退出希腊、土耳其、摩洛哥、巴拿马、菲律宾、波多黎各、台湾、泰国和乌拉圭、瑞典、丹麦、挪威以及芬兰等
市场,但其还是有着完整、优秀地中小国家
市场拓展经验。
对于尚未完全在海外
市场发力的阿里来说,这些经验是难以拒绝的诱惑。不但能够缩短熟悉中小国家
市场当地特性的时间,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开运营过程中的雷区。
阿里要“技术风向”
虽然阿里在大
数据等层面有着诸多先进技术,且有着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毕竟不能坐井观天,还是需要和更多的巨头企业进行交流,来完善自己,以期达到更进一步的目标。而Groupon作为当下
全球最大的团购网站,全职员工早已超万人。庞大的企业,必然有着先进的管理方式来
支撑。
标配硅谷团队的Groupon,是阿里学习、交流潜在先进模式的最好对象之一。就算是只得到Groupon失利、过气的教训,也是财富难以买到的经验。在成为Groupon的股东之后,阿里或许能够深入观察、了解Groupon的运营模式,并从中权衡利弊,化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驱动力。
此外,目前Groupon已经涉足外卖业务。对于急于" 在外卖行业有所建树,也投资" 饿了么,并有旗下口碑网的阿里来说,也能够获取一定的运营知识。在前途莫测的外卖
市场,或许一点灵光就能“斩杀”对手。
阿里要“赚
美元”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事情是,阿里的现金储备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早在2013年9月18日,"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对" 雅虎76亿美金的股份回购计划全部完成。当时" 阿里巴巴集团表示,此次
交易完成后,集团的现金储备为30亿
美元。
而在2015年8月23日,
全球股市大跌,阿里巴巴开盘即报58.16
美元,一举跌破IPO发行价。当时,阿里巴巴集团CEO、逍遥子" 张勇于8月25日发表致员工信。在这封信中就提到,阿里拥有上千亿元的现金储备。
也就是说无论怎样,阿里手中肯定有金额巨大的
美元储备。在当下人民币持续走低的态势下,用
美元投资美国公司,赚
美元对阿里来说不会亏。而且虽然阿里购买的是
全球最大团购网站Groupon的
股票 ,听起来虽然很吓人,但实际上通过
二级市场投资Groupong是一个“抄底”的时机。
按照爆料出的时间段来看,当时Groupon的
收盘价不足3
美元,阿里持有其3300万股,花费不足1亿
美元。相比国内动不动就
融资数以、十数亿
美元的企业来说,算是相当划算了。可以预见的是,阿里在今年类似的投资方式还将更加频繁。
此外,阿里近来股价一直没有明显的起色,必须要给
资本市场新的可以诉说的故事。在阿里收购Groupon
股票 的消息传出后,双方股价都有所提升。尤其是Groupon,股价大幅上涨逾40%!Groupon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阿里有了新故事,可谓双赢。
阿里要“海外O2O”
从阿里频繁在海外的动作不难看出,其未来是真正想进驻海外
市场,成为
全球性的巨头企业。但阿里最核心的电商平台、模式,明显在重要的欧美
市场吃不开。要想真正在海外
市场立足,除了投资以外,最好的途径就是O2O。
阿里发言人对入股Groupon的行为表示,“我们买下Groupon的少量
股票 ,是为了在中美两地
市场间共享理念”,并特别提及O2O业务。“这只是消极持有,如果Groupon管理层想要与我们交换经验,我们也乐于分享。”虽然说的是“交换”,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阿里眼红Groupon在海外O2O
市场的经验。
Groupon虽然是以团购知名,但近来已经快速杀入O2O
市场,拥有庞大的销售团队。从其身上,阿里能学到更多的海外O2O运营经验。虽然阿里持有Groupon
股票 的比例为5.6%,仅为第四大股东,但从战略层面看,却是下的一步好棋。
写在最后:
当初" 腾讯与Groupon之所以闹得不愉快,是因为双方太过寻求直接的合作。在没有搞清中国本地团购
市场特殊情况下匆忙上马,自然会出现诸多问题,最后分崩离析。
而阿里持股Groupon,虽然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但总体来看还是处于被动状态,并未对后者的发展产生过多的干扰。而一旦Groupon需要阿里帮助,或者寻求合作,阿里肯定会乐于搀和其中。从这点来看,阿里还是有所“预谋”的。花小钱办大事,谁都会高兴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