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
金融网 ·" P2P · 正文
P2P监管细则满月 互联网
金融行业冰火两重天
2016-01-28 15:29 新浪科技 王上 1
摘要P2P企业整改的基本思路是吃透P2P监管细则透露出来的监管思路,依照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思路进行整改,如修改名称、加强信息披露、做好客户信息保护、建立反洗钱机制、停止混业经营、做好
投资者教育工作与
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主动审计,并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聘用律师进行业务合规性审查。

金融行业冰火两重天" />
2016年的1月即将走完,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P2P监管细则”)到今天也满一个月。互联网
金融行业在这一个月来,地方监管收紧,但也有诸多
融资、招兵买马的
利好消息,可谓是风冰火两重天。
地方监管收紧
随着P2P监管细则的下发,各地方正加强对P2P的监管。
今年1月初,北京市工商局下达电话通知,要求各区下架所有跟民间
融资相关的广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财广告等,北京的电视台、报纸、楼宇、互联网等广告形式均在禁止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重庆等地均暂停互联网
金融公司工商注册。深圳市
金融办最先发函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暂停新增互联网
金融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商事登记注册,其中名称行业用语为“互联网
金融服务”的不再核准,经营范围表述为“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
金融中介服务”等也不再核准。随后,上海市工商局也发文称,从2016年1月4日起暂停互联网
金融公司的注册。与此同时,网络流传的一份2016年1月9日北京工商登记注册处下发的《关于本市范围内暂停投资类企业登记的通知》亦显示,北京将暂停核准“投资”“资产”“
资本”“控股”“
基金”“财富管理”“
融资租赁”“非
融资性担保”等字样的公司企业。
融360
分析师李欢欢告诉新浪科技,由于P2P行业此前一直未纳入监管范畴,行业野蛮生长,平台跑路等问题层出,带来了恶劣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行业监管势在必行。”
“因为监管细则要求地方来监管,所以一些比较重视的地方就陆续出台了一些监管政策。”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这肯定会对P2P行业带来一定影响,一些不正规的企业将被清洗出去。”
“实际上,尚在征求意见阶段,其未生效,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个别地方监管确实开始收紧,比如暂停互联网
金融公司工商注册、暂停网络借贷平台名称的核准等。”互联网
金融资深分析家、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告诉新浪科技,“这透露了一个重要的监管信号:P2P监管细则即将正式颁布,颁布至生效期间,监管层将会严格监管网贷行业。”
也有许多互联网
金融公司告诉新浪科技,目前公司正在按着监管细则去调整业务。易观国际互联网
金融分析师沈中祥也告诉新浪科技,目前多数平台则是在检视自己的业务是否符合要求,以降低正式监管细则下发之后的整改难度。
对于P2P企业将如何整改,肖飒的观点是,P2P企业整改的基本思路是吃透P2P监管细则透露出来的监管思路,依照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思路进行整改,如修改名称、加强信息披露、做好客户信息保护、建立反洗钱机制、停止混业经营(特别是注意征求意见稿的十二项禁止性规定)、做好
投资者教育工作与
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主动审计,并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聘用律师进行业务合规性审查。
融资消息不断
在监管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互联
金融行业
融资消息也不断。
1月初,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确认,该公司正在进行B轮
融资,但是对于投资方和
融资金额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仍是人民币
基金”。
另有消息指出,蚂蚁金服早已实现盈利,早在2014年营业收入为101.5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91.6%;调整后净
利润为26.3亿元,净
利润率为26%。
在蚂蚁金服之后,其对标企业京东
金融在1月16日宣布,已获得由红杉
资本中国
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66.5亿元。此轮
融资后,京东
金融估值为466.5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一些P2P企业也有
资本方面的动作。
1月8日,以汽车抵质押借款作为核心产品的P2P车贷平台玖融网获得天鸽互动4680万元A轮
融资。
1月11日,短融网宣布完成由辅仁集团投资的总金额为3.9亿人民币的B轮
融资。本轮
融资过后,短融网估值已近十亿元人民币,辅仁集团成为短融网第一大股东。
移动互联网借贷平台“我来贷” (WeLab)1月20日宣布获得10亿元人民币B轮
融资,此轮
融资由马来西亚国家主权
基金——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领投,欧洲大型
银行ING(荷兰国际集团)以及广东省国有独资企业粤科
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等跟投。
1月25日,借贷宝宣布已完成第二轮
融资,此轮
融资额为25亿元,估值达到500亿元。据悉,此轮
融资由某大型股份制商业
银行领投,并有多家
机构和个人
投资者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互联网
金融企业也在酝酿
上市。近日,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公司考虑在香港或者上海IPO,最快就在今年进行。而陆金所在去年12月
融资9.24亿
美元,
投资者包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和民生
银行。
在李欢欢看来,
上市利好也跟监管强化有关联。他认为,“监管落地,政策明确,有利于优质平台加快
上市,兑现行业发展红利。”
另外,李欢欢认为,“
资本方选择投资平台,这是
资本对于行业
趋势、平台估值空间等做的判断。虽然政策因素是行业的一个变量,但目前政策对于P2P的态度仍是鼓励,监管出台不是对行业的整体否定,而是规范化。因此,不会影响
资本方的投资决定。”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嵩山
资本总裁张涛,短融网
融资当天,他告诉新浪科技,虽然行业还存在不稳定性,但是互联网
金融行业是大
趋势,应该抓住机会,而且
基金方面一般都会去看去尽调这个平台是否值得投资。
传统
金融机构人才继续流向互联网
金融行业
今年年初,传统
金融机构高管离职潮还在继续,而如火如荼的互联网
金融行业成了最好去处。
1月初,中国建设
银行总行电子
银行部总经理黄浩已离职,加盟蚂蚁金服任副总裁,向总裁汇报工作。蚂蚁金服相关人士确认,黄浩的级别是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职务是总裁助理。
1月11日,点融网对外宣布称,原渣打中国总行副行长罗龙翔、原平安普惠副首席
风险官冯瑞彬,以及原汇丰
银行中国区首席法律顾问周莉莉,已于2016年1月首周入职点融网,并将分别出任首席运营官(COO(、首席信贷官(CCO)和董事会秘书兼总法律顾问(BoardSecretary GeneralCounsel)三大重要职位。
点融网创始人、联合CEO郭宇航认为,“互联网
金融的持续高温,以及互联网
金融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传统
金融机构人才已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
金融机构高层,他们可能在传统
金融领域里面做了几十年,但看到互联网
金融的巨大潜力,还是愿意放弃顾虑,进入一家互联网
金融公司。”
沈中祥也观察到传统
金融机构的高管跳槽到互联网
金融企业这种现象,他认为,未来互联网
金融企业机会会更大一些,至少掣肘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