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牛英华在1月12日的年货大促媒体通报会上的PPT写的还是800万SKU,但是,在现场,她却作了纠正,截止她发表演讲,他们海外购的SKU数量已超900万了,实际上,PPT上800万SKU的数据,也不过是前几天刚定的。 照这速度,到我写这篇文章发布后没几天,大约应该就可以过千万了吧,而2015年“黑五”期间,亚马逊中国对外宣称,其SKU是400万级别,这已经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外商品数据量。 但是,仅仅一个多月后的现在,亚马逊中国的SKU已经接近千万级别,暴增了500万! 这应该是个世界纪录了,但做到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牛英华向调戏电商透露,经过两年的磨合,目前亚马逊中国已经跟美国亚马逊全部打通,一旦美国上线新的品类,亚马逊中国就可以自动翻译并生成SKU目录。 什么叫自动生成? 举个例子,以前,美国亚马逊上线了一款商品,亚马逊中国需要由专业团队先将商品信息进行语言翻译,再将翻译的商品进行上架展示,后台进行登记整理。而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力的精力有限,整个过程难免出现翻译不精准,展示不及时,耗时过长等问题,整个效率大大降低。 但目前,不需要这个流程了,美亚产品一上线,可以" 自动化生成中文详情页,并且实现“海外购”用户体验,单一账户、统一购物车、本地支付等多环节与中国本地购物无差别的客户体验。 据说,这个过程磨合了很久,亚马逊这个庞大的系统特别复杂,一开始测试的自动生成模式,总是出现各种状况,总是有不能同步的状况出现,需要不断调试。但是,调整顺畅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试想一下,美国亚马逊天天上新多少商品啊,全部自动生成,一个月暴增400万、500万、600万SKU,真的不是事。最近之所以数量暴涨,也是因为最近是美国春装上市的季节,产品集中上新。 好吧,一直以来亚马逊的SKU都是国内跨境电商中最大的,现在还来个" 自动化生成,不知道别的跨境电商心里有多酸涩。 千万级选品的喜与忧 SKU的丰富度成了他们最主要的标签,但选品数量暴涨有喜也有忧。 喜的方面,从他们年货大促打出招牌可以看出,要为中国年打出“洋味”,似乎,也只有他们最有资格这么做。 牛英华比喻说,每到春节的时候,中国13亿人手持钞票要花出去,全球的供应商都虎视眈眈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人过年,越来越追求新意,传统的产品要有,但新玩意也要有。海外购就成了这种需求的对接点。 除了最基本的亚马逊美国当季潮流服饰、鞋靴、箱包等实时在线;还有很多新鲜玩意,比如时尚达人和明星们的新宠Tangle Teezer的梳子,来自日本的BeautyStick 24K黄金棒电动美容棒,来自德国的Braun博朗,Bosch" 博世,Lamy凌美;英国的知名厨具品牌Joseph Joseph等众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国际知名大牌。 不只有洋货,还有“实惠中国年”。在长达20天的囤年货时间里,亚马逊中国分阶段、分版块、分品类展开不同优惠力度的促销活动。比如,在“全球共庆中国年”期间,亚马逊中国将分12日至17日、18日至24日、25日至31日三个阶段,分别对居家数码品牌,穿戴类、饮食类以及珠宝类等进行优惠促销; 在“超级镇店之宝”项目中,亚马逊中国将于1月12日、18日、19日、21日和25日分别推出每天1款的爆款单品秒杀,选品品类覆盖了办公用品、移动电子设备、图书以及红酒和美食等。此外还包括满减优惠、红包优惠以及亚马逊茶馆等优惠活动等; 优惠力度大的确很吸引人,但年关了如果配送不及时,便宜几百块估计也很难让消费者下单。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