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我们回顾了2015年“宝宝”类理财产品,可以看出,“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虽然下滑了,但其拥有的流动性强、风险小、收益稳定等特点还是有其“市场地位”的。而统计显示,对比互联网宝宝类产品,2015年高流动性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2个月以下的)在收益率上始终保持着强势地位,本周,我们就一起来盘点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虽下降 规模仍增长
一提到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说是已经成为许多市民通过理财所获得的收益的重要来源。过去一年,虽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但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却依然保持节节攀升之势,在波动频繁的市场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仍然是不少投资人在避险保值增值的避风港。截止2015年12月25日,352家银行累计发行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人民币封闭式理财产品共82275款。2015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保守估计将突破20万亿元,继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同时,大额存单的推出、存贷比限制的取消也没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形成实质性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多少是不少投资者在投资时最关注的“指标”之一。2015年受之前多次降息降准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除了在一两个时期内短暂上扬之外,可以说全年呈现单边下滑的趋势。从年初平均收益率还保持在5%以上,到了年末已经接近4%了。开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继续下滑,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8%,较上期减少0.09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于5%的屈指可数。各大银行新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在4%-5%之间,国有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就更低,目前几乎都在4%左右。
预期收益率继续下滑
可关注中长期理财产品
在本期理财话题的采访中,泉港读者刘先生表示,“我去年是因为买了9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钱都取不出来,所以才没有在股市亏钱,也算是幸运,但是比起2014年,收益率确实低了不少。”而说到2016的理财,退休的张医生和刘先生一样,都感到迷茫。张医生告诉小编,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她,新一年的理财产品“不要乐观,现在能买就先买。”而她的退休金,也只能谨慎地投资这类风险低的理财产品,张医生认为,尽管收益率可能继续走低,但是“高风险的东西不适合我们老年人碰。”
小编就此话题咨询了市区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他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预计仍将小幅下行,投资者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收益,不妨关注中长期理财产品。该理财经理建议,因为可以锁定当前较高的收益,长期理财产品的收益本身就比短期产品高,还可以购买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
也有银行人士认为,在低利率时代,投资者也要调整投资的心理预期和投资方式,要逐渐接受国内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在下降的趋势,今年银行理财收益整体维持下跌趋势不变,未来跌幅可能会逐渐收窄,对打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今年宜早不宜迟,最好在年初早早锁定中长期较高收益理财产品。
(陈榆 戴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