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金融超市 · 正文
通向真正的
银行家之路:为何西方
银行家断言中国“无
银行”?
2015-11-26 17:46 肖小跑 1
摘要一场好的危机会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经历过危机的人,心态会平和下来,行为举止会收敛,酒会喝少一点,说话音量也会低八度。危机能让人学习到什么样的因会造成什么样的果,有机会看到因果闭环的整个过程。

银行家之路:为何西方
银行家断言中国“无
银行”?" />
通向真正
银行家之路(开篇)
我有一位导师,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老
银行,典型的英国绅士一枚-- 脸颊常年两抹飞红,含蓄羞赧。笑起来从不露齿,甚至连声都不发,只能从肩膀抖动和鼻孔有频率出气来判断他是在发笑。
他从业
银行三十余年,十年前退休做了独立培训师。
据史料记载,老师92年被派到匈牙利和波兰两地工作,93年底,两国
银行不良率分别达到29%和31%,整个
银行系统技术性破产;96年派驻泰国,一年后冬阴功危机爆发,泰铢被拦腰折断;2002年来到乌拉圭,不到半年,该国
银行宣布停业,79%国储耗尽;2004年底流窜到台湾,次年信用卡危机爆发。
到了2006年,叔说再这样下去,搞不好
全球金融业会毁在自己手里。于是毅然退休,牺牲自己职业生涯,来成全
全球金融业。
还没来得及让
全球金融业感谢自己,就爆发了2008年更大规模的危机,他这才发现原来是自作多情,原因另有其他。
有一天我问他,您觉得我天朝上国的
银行怎么样?
他先讨论了一下今天的天气,又zan叹了一下桌上的茶具,最后才用朦胧的英式排比句表达了他的看法:“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严格来讲,贵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银行…”
我不由得勃然大怒:我泱泱大国,有宇宙级大行,有成百地方诸侯行,数万网点星罗棋布,坐拥百万亿存款,肩扛国计民生之命脉;您作为一西方人士,居然断言我国无
银行!?
他似乎感觉到我面露凶光,马上小心翼翼地说,太后息怒,您先听听我分析的有没有道理:
第一,贵国成百上千家
银行,在我看来只有一家。从南到北,从国有到股份,大家经营手法出奇一致。如您所知,这叫做同质化。
第二,只盯着现成有价值的资产,肌大无脑的都能抢到;创造出价值,将未来的钱乾坤挪移至现在,才叫能力。如您所知,这叫
证券化或结构化。
第三,贵国
银行们还没有真正走出去。注意,身体走出去不代表什么;身在国内,魂魄却能追随客户到海角天涯,形影不离,挥之不去,才叫本事。如您所知,这叫内外联通。
第四,拿自己的钱去放贷,那不算本事,不管是不是
银行都会做;成为经纪人,将企业推向
资本市场一炮打响,自己雁过拔根毛,才叫技术。如您所知,这叫商行
投行一体化。
第五,从风平浪静的小河沟,驶向暴雨交加,雪虐风饕,颠簸为家常便饭的凶险海域,如果还只备一件比基尼和一件太阳镜显然是不够的;问题是,贵国
银行是否备足了装备和能力,来驾驭这些将成为常态的波动?如您所知, 这叫对衍生品的设计和定价能力。
看他越说越来劲,脸上两抹飞红越来越红,我赶紧泼盆冷水过去:哼哼,您忘了我业界还有傲视
全球的互联网
金融创新…
他连想都没想:这是
全球银行应该放弃的一块阵地,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对这一领域,并不是每家
银行都能死磕到底;所以要懂得抓大放小,做到总揽不包揽,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
虽然还是不服气,但老师的话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光燃烧了我:写
银行七宗罪不叫本事,为解决七宗罪,码点儿而有建设性的字,才是应该做的。
回家面壁五分钟后,我决定以我浅薄的理解,再开一个系列,跟大家一起想一想:若想减掉这一身肥肉,到底应该开始锻炼哪几块儿肌肉。
1">2">3">4">5">6"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