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金公司持有过万亿元股票 ,这些股票 按照证金公司承诺暂不减持。本栏建议,如果能够将证金公司持股打包为一个稳健型理财产品,然后通过银行向中国的大妈们销售,既能够盘活证金公司的资金,可以继续发挥稳定股市的力量,同时也能让大妈们获得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
中国大妈喜欢通过银行购买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证金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护股市稳定。如果能够把中国大妈的资金引入资本市场,并交给证金公司统一运作,那么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就多了一层保障。
把证金公司持股打包成理财产品卖给中国大妈,并非不可行之举。本栏提出三个方案,各有各的特点。一是证金公司向中国大妈承诺固定收益,然后由证金公司承担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这有点像AB基金的意思。由于有国家信用给证金公司背书,通过银行销售这样的理财产品融资成本并不会太高。
第二个办法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归大妈所有,股价的波动由证金公司承担。即证金公司长期持有股票 ,把全部的持股按照购买成本向大妈销售理财产品,即实际上是大妈的资金购买了全部股票 。然后每年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按照理财产品总份额分配给大妈,股价的涨跌结果最后由证金公司承担,大妈在理财产品到期后仍能够拿回自己的本金。
这两个办法都是大妈不承担风险的理财产品,大妈们向证金公司购买一揽子股票 ,然后获取固定收益或者分红收益,证金公司负责挑选值得买入的股票 购买,并承担最后的盈亏。第三个方案就是由大妈和证金公司共担投资风险,分享投资收益,有点像是大妈购买证金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证金公司拿出的资产就是护盘时买入的各种股票 。这一方案适合比较激进的大妈。本栏认为证金公司也可以同时推出三类理财产品供大妈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
证金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相比其他' 信托或者企业多了一层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更容易被投资者接受。同时证金公司还有转融资和转融券的业务,未来这些资金需求也可以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来实现。
本栏认为,金融创新并不是非要有多么高大上的设计,也并不一定要有国外的成功经验,而是要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进行合理化改造。把能够盘活的资产通过资本市场盘活,让证金公司有更多的资金可以运用,这也是一种金融创新。既然银行贷款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商业地产的租金收入也能进行资产证券化,那么证金公司的持股为什么不能资产证券化呢?让中国大妈帮着持股,既节约了资金,又达到了维护股市稳定的目的,还让大妈获得了稳健投资收益,这是三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