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理财工具 · 正文
股市调整到位,
金融新政频仍,四季度该如何投资理财?
2015-10-16 10:52
经济观察网 胡群 1
摘要“今年以来
央行连续降准降息,
货币供应增加;
经济降温,投资减少,
货币需求减少;
银行为了避免资产质量恶化,不愿提供中长期贷款,资金投向短期品种等诸多因素,导致多类理财产品
收益率下降。”

金融新政频仍,四季度该如何投资理财?" />
“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第32届国际
货币与
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上表示。
对于中国
投资者而言,这或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正如最新一期的
经济观察报《保卫财富》一组文章所言,A股自6月中旬大幅震荡之后,
资本市场不约而同聚焦“资产配置荒”。自去年11月至今年8月,中国人民
银行已经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
利率。各类
利率都呈现逐步下降
趋势。如今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2015年就要画上句号,在
金融政策频频公布的四季度,
央行降息降准预期仍十分强烈,如何规划资产配置?
“今年以来
央行连续降准降息,
货币供应增加;
经济降温,投资减少,
货币需求减少;
银行为了避免资产质量恶化,不愿提供中长期贷款,资金投向短期品种等诸多因素,导致多类理财产品
收益率下降。”上海
财经大学现代
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
经济观察网表示。
经济观察网继推出《保卫财富》之后,再次采访多位
市场人士,为读者分析股市、
信托、
银行理财、p2p等投资
市场,力图在扑朔迷离的
市场中,找寻投资逻辑。
金融新政
银监会最新监管办法显示,从10月1日开始,存贷比由法定监管
指标变为流动性监测
指标。中国人民
银行10月10日宣布,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有观点称,取消存贷比将释放约7万亿信贷资金;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将类似于中国式
量化宽松。虽然中国人民
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等权威人士认为,七万亿的判断几近“痴人说梦”。
“在
经济疲弱的形势下,这一举动明确显示出
货币政策呈放松倾向、但是温和放松的倾向。”
高盛/高华首席中国
经济学家宋宇称。
“在811汇改之后,
央行通过逆回购、SLF、MLF、双降、存款准备金考核方式转变以及信贷质押再贷款等措施
对冲外汇占款,平稳
市场资金
利率的政策意图却是真的。”民生
证券研究员李奇霖认为,当前
金融机构及
上市银行存贷比均未现明显超标。商业
银行整体的存贷比大约为65.8%,从2015年半年报披露的
数据看,
上市银行中仅有招商
银行存贷比76.88%勉强超过红线,其余均未超过。因此,取消存贷比对
市场资金量影响并不大。
除上述刚刚实施的
金融政策外,由于实体
经济持续低迷,企业
融资成本降幅有限,
央行降准降息预期亦如影随行。宋宇预计人民
银行将在年底前进一步下调存准率和基准
利率,政府也可能推出其它放松举措,从而令
经济达到7%“左右”的增长目标。
瑞银证券特约首席
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年内
央行还将再次降息、可能多次降准,并充分使用其他流动性工具(如PSL、MLF、公开
市场操作等)确保流动性充裕、短期
利率处于低位。
理财产品百舸争流
虽然在《保卫财富》系列稿件中,
经济观察报已分析股市、
银行理财、
信托、互联网
金融等多中理财
市场,但考虑到四季度年底因素的影响,再叠加
外汇因素,资金面可能会有所波动,各类理财产品
收益率及
风险将不尽相同。
“对于股市而言,直接影响也就是投放流动性,现在是事实是股市并不缺流动性,因此无论是银监会取消存贷比还是
央行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均对股市影响有限。可能更多意义上是信号作用,而非实际作用。”某券商人士向
经济观察网称。
而实际上,10月12日,A股涨超3%,而10月13日,仅微涨0.17%。
受益于
金融监管政策,资金面将进一步宽松,而对于其他理财
市场而言,资金量增多,
收益率曲线将向下倾斜。
银率网
分析师认为,四季度
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
收益会继续下跌。一方面,取消存贷比、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确实会使
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宽松,甚至大幅宽松;另一方面,实体
经济和
股票 市场“双低迷”,使得优质的投资标的成为稀缺资源,出现“资产荒”,另外优质项目端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去降低资金成本,即使有较好的项目,也很难获得较可观的
收益。因此,结合资金面宽松的预期和资产端
收益下滑的现状分析,
银行理财
收益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四季度
投资者在选择
银行理财及
信托类产品时,可以偏向于关注投资于债类资产的产品。”普益财富
分析师向
经济观察网称。
普益财富
分析师认为,大部分
银行的存贷比并未达到此前的监管上限(75%),制约
银行信贷规模的主要因素并非在于负债端,而在于资产端。在
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信贷资金
风险扩大,今年以来各家
银行坏账率飙升,大量吞噬
银行利润,倒逼
银行业主动控制信贷规模,严控
风险。除少部分在信贷方面
风控措施较好,坏账率低,存贷比较高的
银行受益之外,大部分
银行基本不受影响。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则是提高了
央行对于商业
银行的流动性支持,主要作用于
银行负债端。从供给需求理论上来讲,对于
银行而言,供给增加,需求却受制于“资产荒”而得不到明显改善,这将使得均衡
价格下移,表现为
银行更加“不缺钱”,以高
收益率吸引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降低。同时,由于
市场上的流动性整体上增加了,各类资产的
价格也会受影响下行,这同样会导致
银行理财产品和
信托产品
收益率的下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市场无
风险利率仍将整体呈下降
趋势,
货币市场将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而债类资产则可能走牛,权益类资产也将得到改善。
而对于
信托产品而言,
收益率一直处于下降
通道,短期再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预计监管政策会对
信托产品发行数量产生一定影响,
信托发行放缓。”用益
信托工作室研究员廖鹤凯。
7月下旬至今,理财
市场供需失衡,
信托、资管产品严重供不应求;高搜易根据公开
数据统计十月以来,成立或正在发行的政信类
信托共15只,客户
收益与发行费用双双剧降。
“预计四季度
信托产品
收益率继续回调的
趋势不改。”优选
金融执行总裁张虎成称,
货币政策偏向于宽松但整个宏观
经济尚处于不确定性之中,
银行在坏账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对贷款审核的力度加强,信贷资产
证券化也是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综合来讲,目前的宽松政策下四季度
信托收益率会有所调整但调整的空间有限。
经济观察报的调查问卷
数据显示,互联网
金融理财悄然走俏。四季度互联网
金融理财走向将如何?
“放贷
市场受挤压,P2P理财
收益将出现持续性的下滑,预计春节前会跌至11%—12%,而2016年还将继续走低。站在
金融普惠的角度,目前的P2P行业的综合
收益率仍未调整到位,长期来看8%-10%左右的年化投资
收益才能算是合理。”金信网副总裁王凤华认为,
收益下滑对于网贷投资人来说,并未完全都是坏事。随着
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宽松,实体
经济将有效得到改善,债权端资产质量得到提高,进而坏账和违约率相应降低,可以说,
收益降低的同时,投资人的
风险也是下降的。
而对于互联网
金融中用户最多的互联网
货币基金而言,同样遭遇
收益率快速下滑,余额宝及微众
银行“活期+”的运营方国金
基金人士向
经济观察网称,考虑到四季度年底因素的影响,再叠加
外汇因素,资金面可能会有所波动,预计四季度
收益率会在3%左右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