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在第四季度有望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甚至进一步放松银根,以刺激疲弱的经济,债券市场今年的整体牛市或将贯穿始终。
彭博新闻24日对包括" 券商、银行、基金及" 保险公司在内的21家债市参与机构开展了新一期固定" 收益调查,多数看好年内整体债市表现。高达九成的参与调查者则警示,目前颇受追捧的信用债市场已存在过热问题。
另外,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虽然第四季度中国货币市场流动性面临美联储可能 keyword=加息" 加息而带来的扰动,预计7天" 回购利率将保持稳定。
调查结果显示,预期四季度" 国债呈现牛市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变动的占比最显集中,超过33%;不到10%的受访者预计国债显牛市但曲线或更趋陡峭化。另有29%的人士认为收益率曲线将区间震荡,亦有29%的机构料国债转向熊市。
“近期数据显示经济较预期更差,这令利率债价值再次凸显,” "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同业金融总部高级" 分析师刘东亮在电话采访中称。“预计四季度利率债长短端均将有所下行,信用债收益率亦存回落空间,债市整体将维持牛平格局。”
"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研究组总监王申、" 长信基金固定收益总监李小羽,泰达宏利" 债券基金经理丁宇佳和海富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 邵佳民-?近两周接受彭博采访时均表示,在经济持续放缓背景下,央行有可能继续放宽或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长端利率债价格或仍将上升,具投资或交易机会。
自去年年底以来,由于中国经济低迷,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中国债市整体收益率下行。彭博数据显示,当前1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利差约89个基点,较今年6月202个基点的5年半高点显著回落。
中国周一公布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8%,降幅较7月份有所扩大;财新中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 指数跌至47.0,逊于彭博预估的47.5,且自3月以来,该指数就一直维持在50下方,显示该行业陷入萎缩;根据彭博宏观经济调查,中国料将下调明年经济增长目标。
风险偏好
当然,债市也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上述四位公募基金债券人士表示,这些因素包括外汇占款下降,地方政府债置换导致的供给压力以及一旦股市反弹或IPO重启而导致的资金分流。的确,相较三季度末彭博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的调查结果,本次市场调查显示风险偏好年内可能重新回升。投资者对下一季度最看好的投资标的中,股票 占比由逾13%上升到约33%。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颜岩在电话采访中指出,目前已处于相对低位的股票 更值得看好,从技术面看,未来一段时间股票 有可能出现反弹。中国股市沪综指在6月高歌猛进突破5000点之后,随后出现悬崖式下跌,近期徘徊于3000点附近。彭博9月中旬访问的多位分析师认为,沪指已超跌,看好未来三个月反弹20%。
利率债预期
最新调查中,逾半数受访者预期四季度末10年国债收益率将落在3.30%下方,有望突破2012年8月10日低点3.2853%。若进一步下探3.15%,将逼向2009年6月3日的低点3.1489%。
具体看,认为今年末10年国债收益率将落在3.00%-3.15%、3.15%-3.30%区间的机构占比分别约10%和近43%。另有近29%和19%的机构预期届时收益率在3.30%-3.45%,以及3.45%-3.60%的区间。周一,票息3.51%的活跃10年国债收益率报3.30%。
不过,机构对国开债的预期稳中偏空。约38%料期末10年国开债收益率将处于3.75%-3.90%的区间,19%的机构认为届时将在3.90%-4.05%的区间,这较当前水平趋升。同时,近43%的受访人料四季度末10年国开债收益率将降至3.75%以下,低于目前收益率位置。
周一,票息4.21%的活跃10年国开债收益率报3.738%。
信用债泡沫
高达九成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信用债市场已经过热。经历了今年年中股市的大幅下挫后,大量资金回流固定收益品市场,相对收益较高的信用债成为宠儿,部分新发债券利率定位屡创新低。二重债违约事件的有惊无险,使得央企刚性兑付预期继续,加大信用市场泡沫。中国大型" 房地产商万科最新发行5年期" 公司债票面利率3.50%,与同期限国开债倒挂。
“信用基本面整体仍在恶化。虽然近期二重债被兜底,市场刚兑预期短期再次抬头,但刚兑逐渐破除的趋势并不会改变,信用风险仍为未来债市的主要风险点,”"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首席债券分析师姜超在点评中称。
" 长江证券(" 000783," 股吧)固定收益交易员" 张晖表示,信用债的牛市主要是受资金推动的,一些债券定价已经过高。未来若资金寻觅到更合适的去向,或快速流出,信用债将首当其冲。从信用利差来看,六成受访者认为四季度末5年期AAA信用债和国债间信用利差将升至90基点上方,15%料将维持目前约90基点的水平,其余25%则预计利差将继续缩窄至90基点下方。
彭博数据显示,中国5年期AAA信用债和同期限国债间的利差当前约96个基点,9月初曾跌至约84个基点的逾6年低位。
回购利率维稳
由于货币政策的宽松,市场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充裕。57%的参与此次调查者预计具有货币市场风向标意味的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在四季度末落于2.0%-2.5%的区间,较当前水位没有太大波动。该利率今年已经下行约260个基点之多。另有33%的受访者表示期末7天回购利率或徘徊在2.5%-3%区间。
“四季度无论是国内经济情况还是外部整体环境,都将更趋复杂,那么相对低的资金价格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所必须的,”广发银行的颜岩称。他预期7天回购利率在四季度末大约在2%-2.5%。
银行间货币市场7天回购加权利率周一收报2.3347%;今年最低曾回落至1.8820%,创下2010年11月来的低点;自7月初至今,该品种利率的平均值约在2.45%。
此外,在本次的最新调查中勾选7天回购价格年末或落于2%以下,及3%-3.5%的占比各有5%。
人民币脸色
虽然预期资金价格维稳,流动性在四季度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扰动。市场调查中67%的机构指出,人民币走势波动引发央行干预最可能影响年内资金面。另分别有19%和14%的机构认为股市回暖,或是央行流动性投放趋谨慎将成为最可能令资金面承压的因素。
颜岩指出,市场对年内" 美国加息的预期很强,如果真的落地可能将对人民币汇率有所冲击,或者说人民币在10月、12月这些可能的加息时点之前就提前反应,所以看四季度的流动性扰动最关注汇率。
美联储9月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后,美联储主席" 耶伦9月24日在马萨诸塞大学发表演讲时称,“包括自己在内”的FOMC大多数成员预计2015年美国首次加息。
8月11日中国央行推行中间价改革并伴随一次性贬值方向调整,意外主动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多次在人民币市场抛售美元,这些干预措施导致市场中流动性收紧。同月26日,中国央行抛出猛药,宣布降准、降息,缓解了资金面。
刘东亮提到,四季度股市回暖和IPO重启概率较小。针对人民币波动,不确定性最大的是央行的流动性投放。“比如9月前几周,央行反而回笼流动性,这令市场感觉意外,若央行未来再有意外的操作,那么对流动性将带来一定影响。“
央行流动性投放中,公开市场操作是关键手段。最新调查中86%机构人士一致性预期四季度央行将在公开市场持续滚动进行逆回购操作。剩余14%的占比将票投向季度内某个时点可能暂停逆回购,并在之后维持空窗。无一人认为央行年内可能重启正回购。
中国央行于2015年1月22日以重启逆回购的方式结束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公开市场操作空窗期,在春节长假前2月17日暂停了一次后,一直滚动操作至4月21日才再次暂停,并维持了逾两个月零操作。6月25日央行为助稳市场预期,意外再施逆回购且滚动操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