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三板 ·" 其他 · 正文
4000亿
基金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究竟是谁谋杀了低迷的新三板?
2015-09-25 11:26 三板富 富姐 1
摘要清科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约有2000只以新三板投资主题
基金(拟)发行,统计到的每只平均规模为2.45亿元,以此推算预计总规模大概为5000亿元。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新三板挂牌企业募集的资金总额才630亿,剩下的4000多亿的新三板
基金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基金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究竟是谁谋杀了低迷的新三板?" />
富姐有话说:
刘强东说,猪飞起来有什么结果?你是头猪,飞到天上去,是疯狂了十几秒,但摔下来死得更快。
强哥说,估值两亿美金的二手车应用,实际
交易量只有两辆,还是内部人下的单,这个
市场真疯狂。
不过,这个依靠互联网泡沫崛起的电商强人,还是在这个地球上曾经最为疯狂的
资本市场纳斯达克,实现了发家致富。
其实,强哥讨伐的不仅是互联网,而是整个
资本市场。这其中,也包括新三板。
几个月前,新三板曾是风口的那头猪,而几个月后的今天,新三板已要死不活。
当然了,没人愿意说新三板存在泡沫。
毕竟,一些靠“钱生钱”的人,还在不停的向新三板要钱,从几亿到几百亿,胃口大开;一些真正想
融资的人,还在等待,所以选择隐忍;而另外一些原本准备享受泡沫,进来割
韭菜的人,后来发现,自己才是那可怜的
韭菜,因此也无话可说了。
最可恶的是,那些在泡沫中,信誓旦旦说要和新三板白头到老的人,打着新三板的名义圈完钱就不见了。
清科统计,截至今年八月底,国内约有2000只以新三板投资主题
基金(拟)发行,统计到的每只平均规模为2.45亿元,以此推算预计总规模大概为5000亿元。
问题是,这个总规模只有一万多亿的
市场,还有4000多亿的新三板
基金箭在弦上,突然没钱了,也没人玩了。
互联网有过的疯狂,新三板一个不落
刘强东说,风来了,猪摔下来死得更快。
刘强东想说的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是巨大的泡沫。
强哥拿身边的故事举例,估值两亿美金的二手车应用,实际
交易量只有两辆,还是内部人下的单。
其实,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早在2014年年底就预警过互联网泡沫。
他当时的说法是,所有主流
基金都在疯狂地投资项目,之前不太常见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
金融资开始变得极其平常。
而且,创业项目每轮
融资之间的时间差被迅速缩短,甚至上轮刚结束就涨价几倍开始下轮新
融资的情况也变得‘合理’且频繁起来。”
这与前几个月的新三板
市场何其相似。
那时候,新三板具备了一切癫狂的特征。
1、由于春节后的
二级市场火爆异常,一些三板企业定增坐地起价,第一次定增和第二次定增的
价格最多能相差5倍,询价范围可以是30元到60元。
2、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少推出多轮定增,并且后一个定增
价格是前一个参与定增
价格几倍以上,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
3、遍地都是
黄金,因为定增没有限售期,只要能有幸拿到票,通常会有7折、8折的折扣,
股票 一到账,
投资者账面浮盈即可达到20%以上,因此不少人四处走关系拿定增。
4、各大
机构都在追着要票,原来询价区间是15-30元,实际定增按最高来募,有些
股票 还能超募。那时,做市翻6倍的票,不在少数。
5、各路
投资者都想来割
韭菜的投资人,猛然发现,相比定增、做市商,自己才是那个
韭菜。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浮华过后,新三板
市场开始一地鸡毛:
指数腰斩,成交量冰封,
投资者逃离。
疯狂之后的代价是巨大的。
截至8月27日,今新三板已发布近200份增发延期公告。14个终止增发的案例中,有9例发生在8月以后,终止的原因大多是
投资者认购不积极。
而且,延期的数量正在逐月增加,5月份有19次延期,6月份29次,7月份34次。
而截止8月26日,在今年顺利定增的做市企业中,有55家做市企业目前股价低于定增的
价格,跌幅最大的超过50%,低于定增价20%的公司34 家,占到整体破发公司的六成以上。
纳斯达克当年就是在
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炒作下,几年间
上市公司由3000多家膨胀到近6000家,制造了一个概念就能包装
上市的神话,结果导致了2001年2400多家公司退市,纳斯达克
指数从5200点下跌至1000点的新世纪危机。
只圈钱不投钱,万亿
基金也没卵用
而当
市场快速向下时,各色人等不仅不反思,又开始呼唤制度红利。于是乎,一旦有政策上的风吹草动,这些人并开始欢呼,然后政策落空后,再一遍一遍的哀伤,然后再期待。
在方正
证券高级富总裁于建科看来,纳斯达克经历了数十年的制度才完成,为什么我们要苛求新三板在短短几年内就把制度建设得很完善呢?
以分层制度为例,纳斯达克的分层演进是通过四个阶段来逐渐演化过来的,时间非常长,至少经历了20多年时间。
再看施行了一年的做市制度。在多数人看来,是做市制度激活了新三板,并期望做市能看齐纳斯达克,甚至是A股的竞价
交易。
但一个可怕的真相是,尽管整个新三板有700多家挂牌公司参与做市
交易,但有超过5成公司是僵尸,没有任何成交,单股日平均成交量仅60万元。
或者说,截止到目前为止,做市成交的前10家公司贡献了40-50%的成交额,前20的公司贡献了60-70%的成交额。
五月末的一次会议上,针对新三板是否存在泡沫和
风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董事长杨晓嘉认为,新三板是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当前
市场热度正是反映了“中小企业
融资难”、“社会
资本投资难”的两难问题。
问题是,中小企业
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了吗?
中国银河
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说,若新三板偏离初衷,就很可能变成另外一个“钱”赚“钱”的虚拟游戏场。
在左晓蕾看来,三板
市场初衷是为未
上市公司的股权
融资对接股权投资
基金的平台。但是,当前三板
市场被变相做成了纯
交易市场,与其他场内
交易市场没有实质性区别,频繁的股权
交易转让资金并未支持挂牌公司实质性的发展。
左晓蕾担心,降低门槛,一拥而上、鱼龙混杂的规模扩张,可能固化丛林式野蛮发展和放大原始贪婪人性。
“阿里巴巴如果在15年前创立初期就
上市,绝对不会有今天的辉煌,甚至在早期消失的概率都非常大”。
事实上,尽管今年前8个月新三板定增
融资总额630.1亿元,但其中的多数没有进入到实体
经济。
统计显示,今年前八个月,11家
金融类企业这其中
金融企业募集资金达到244.5亿元,占比达到38.8%。
而且,这些做“钱生钱”生意的人还在不停的向
市场要钱。
就在其刚刚刷新了新三板最大单笔
融资数据之后没几天,9月9日晚间,中科招商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通过不超过300亿元规模的再
融资议案,认购对象可以现金或资产等方式进行认购。此次发行
价格拟为每股27元,大幅高于上一轮18元的定增价。
如果中科招商300亿定增最终得以成行,新三板的
融资上限也几乎逼近A股
市场。A股
市场融资最大规模的定增是京东方A在去年以460亿元创下的,H股的记录则由中国平安以368亿港元保持。
但这些在新三板拿钱,或者打着新三板名义发行
基金的
机构并没有把钱投向新三板。
清科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约有2000只以新三板投资主题
基金(拟)发行,统计到的每只平均规模为2.45亿元,以此推算预计总规模大概为5000亿元。
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新三板挂牌企业募集的资金总额才630亿,剩下的4000多亿的新三板
基金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