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重组往往是先知先觉者的
资本盛宴,又往往成为后知后觉者的“毒药”。虽然说并购重组是
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但在门槛降低的背景下,这个“主题”已经发生了变化。显然,这是
投资者追逐并购重组时必须警惕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潮背后:从
资本盛宴到
市场毒药" />
并购重组:从
资本盛宴到
市场毒药
A股虽然迎来了并购重组的热潮,但门槛降低后的并购重组后遗症也逐渐暴露无遗。在某些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方案中,不乏向大股东或关联方实施利益输送的现象;还有近几年来被曝光的内幕
交易类案件越来越多,而某些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则成为其“发源地”。
9月16日海欣食品的一纸公告,揭开了其股价暴跌的序幕。从当天至21日,该股连续四个
交易日“一”字跌停,22日上午仍然以跌停开盘直至中午休市,但下午风云突变,在巨量买盘推动下,其股价又神奇地“被涨停”。显然,在此期间,那些高位买入的
投资者损失是非常惨重的。
导致海欣食品股价暴跌的,个中除了补跌因素之外,公告终止资产重组的消息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事实上,类似海欣食品的一幕在当前的
市场中比比皆是。如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天科股份8月21日起停牌,一个月后的9月22日披露了终止重组的公告,其股价因之连续跌停,
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了不满,个中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此前
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往往能为
投资者带来福音,某些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咸鱼翻身的个股,甚至成为
投资者的盛宴,其背后则是巨额暴利。如今年8月12日,由*ST超日破产重整重组然后更名而来的协鑫集成恢复
上市。当天该股以10.98元的
价格开盘,
尾盘报收于13.25元,相对于其开盘参考
价格1.22元暴涨986.07%,其后两个
交易日均再封涨停。如果能成为“先知先觉”者提前潜伏其中,获取暴利那将是必然的。同样的例子还有早些年的国中水务。因股改与资产重组,ST黑龙变身为国中水务,复牌首个
交易日暴涨10倍。显然,股改不会有如此魔力,而资产重组才能让一家
上市公司实现“乌鸡变凤凰”。
随着证监会对《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收购管办法》进行修改,并购重组的门槛大幅降低,A股
市场也掀起了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热潮。如此前沪深两市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的
上市公司并不多,但从去年开始,几乎每个
交易日停牌的
上市公司就超过200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筹划重大事项”,也就是并购重组。
A股
市场虽然迎来了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热潮,但门槛降低后的并购重组后遗症也逐渐暴露无遗。如有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业绩承诺无法实现,并且还因之引发了诉讼;在某些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方案中,不乏向大股东或关联方实施利益输送的现象;还有近几年来被曝光的内幕
交易类案件越来越多,而某些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则成为其“发源地”。这些重组“事故”的发生,无不影响到其他
投资者的利益,也践踏了
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
不仅如此,像海欣食品等并购重组一样,其不仅没有为
投资者带来利益,相反众多
投资者还深受其害,成飞集成与威华股份即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因为重组议案最终都没有过关,两家
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出现大幅下跌的
走势,也均上演了股市“黑天鹅”。当年赣州稀土宣布借壳威华股份时,威华股份的股价也从5元左右最高上涨至30元的高位,但这家“坑爹”的
上市公司,最终让众多
投资者亏损累累,但其实际控制人与一致行动人却因此在高位大肆减持而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即使是
牛市异常火爆期间,该股的表现也乏善可陈。从这个意义上讲,威华股份的所谓资产重组,完全变成了
市场的一副“毒药”。
即使是并购重组产生了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因为有“财富效应”,有像国中水务等
上市公司的“榜样”在先,
市场投机资金对此仍然趋之若鹜。去年*ST长油退市,著名私募就斥巨资大量买入该股,目的无非是为了赌该
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然后能够恢复
上市。今年4月份,在*ST博元即将暂停
上市的前夕,该股没有像*ST长油一样那样连续下跌成为“仙股”,反而出现因
投资者抢筹而连续涨停的“奇观”,背后同样是
投资者赌资产重组恢复
上市公司的成分居多。
事实上,并购重组往往是先知先觉者的
资本盛宴,又往往成为后知后觉者的“毒药”。虽然说并购重组是
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但在门槛降低的背景下,这个“主题”已经发生了变化。显然,这是
投资者追逐并购重组时必须警惕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