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传统金融届利息压缩,余额宝等' 互联网基金的热度下降,线上线下的投资理财的趋' target='_blank' >于平静。互联网理财在这两年的完善转型中,变得更具有' 大众情怀和本土特色。而其中的P2P投资模式更是崭露头角,逐渐成为' 互联网金融理财浪潮中的新生代。
作为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计划时,理所当然的会将收益最高的p2p理财作为最先考虑的对象。不过对于普通' howImage('stock','1_603883',this,event,'1770') 老百姓(' 603883,' 股吧)来说,互联网金融理财,尤其是P2P投资理财模式真的像它看起来那样美好吗?现实显然不是的,曾经吸睛无数的P2P投资理财,在各自平台雨后春笋般的推出“产品”着实迷乱了投资人的眼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数据显示,有一些P2P平台,多少都存在发布虚拟标、挪用借款等问题,而且手法多样,手段高明,让一般人防不胜防。去年8月,上海P2P投资理财平台“慧眼通贷”就因涉嫌发布虚假标而遭到停业整顿。
如何促使P2P投资理财回到正确发展轨道上来,除了国家和市场加强监管外,投资者个人也需练就一双慧眼,具备识别真假“产品”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更多的是细致周到,整合考虑。从两个大方向入手来充分了解产生虚假标的方式,其一是借款人“一人多用”的现象。现在一些P2P投资理财平台管理不完善,风控水平低,对借款人身份信息核查不严不细,导致个别借款人以不同身份在平台上发布大量的虚拟借款信息,从而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实业、债券、股票 等,更有甚者把募集来的资金以高利贷放出赚取利息差额。其二是平台“弄虚作假”的现象,一些P2P投资理财平台,为了创造效益,汇集资金,主观有意伪造虚假标的,先以低成本吸引资金,再高价转给借款人,也是从中赚取利息差价,更加恐怖的是平台自己私自挪用募集资金,此情况产生的不良后果最为严重,因为私自挪用资金,一旦资金链条锻炼,此投资理财平台最有可能发生卷款跑路现象,给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虽然现在P2P投资理财还在曝光一些问题,但大部分平台还是很安全的。据我了解,来自武汉,有着国企大背景的红狐理财安全可靠性高,其优选绩新标上市以来,大受市场欢迎,现已推出第八期,三个月期限项目,年化收益率不低于13.8%。门槛低,收益快,操作简单,手机一点,既能理财,自从“红狐理财管家”微信推出后,更是深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俗话说“天生不会掉馅饼”,对于理财本身来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既然风险无法避免,那么,作为投资人,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在投资前做好功课,理性投资,我相信选择对的P2P投资理财平台都能拿到不小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