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网讯 (记者饶俊华 通讯员常晓玲报道)在社区公岗工作的曾某,利用居民对她的信任,以“高额回报理财产品”为诱饵连骗三位居民共22万元。
12月7日,乌鲁木齐天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介绍,曾某因涉嫌诈骗已被批捕。
去年1月,王先生在小区门口碰到在社区上班的曾某,曾某说姑姑在一家银行的支行当行长,手上有个“高利息”理财投资项目:一次性投资6万元,每三个月分红1万元,以一年为期,有4万元利息,一年后归还本金。
王先生被高回报吸引决定购买一份,他打印了一张收据,内容为曾某所说的投资项目以及返还细则,让曾某签字后,将6万元转给了曾某。三个月后,王先生却并未如约收到红利,他找曾某询问,曾某让他再等等,她会亲自把钱给他。一个多月后,在王先生不断追问下,曾某送来了第一笔1万元现金返利,并称太忙耽搁了。之后的几个月,王先生没再收到返利,曾某也不见了人影,电话也打不通了。王先生慌了,眼见到了年底,他担心6万元拿不回来,于是在小区门口守候,两天后,终于等到了曾某。王先生上前质问曾某为何没见返利也不见其人,曾某依然称太忙,并掏出1万元交给王先生,并称剩余返利过几天给他送去。
直至今年9月,王先生都没有要回本金和剩余返利,感觉被骗便向警方报案。
经查,曾某没有当行长的姑姑,理财产品也是编的。和王先生同样被骗的还有一名小区居民、曾某的一个同事,二人分别“投资”10万元和6万元。而这些钱都被沉迷赌博的曾某拿去赌博了。
办案检察官说,曾某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利用工作之便向居民宣传虚假理财产品,居民很容易上当,提醒市民凡是“超过银行利率4倍”的投资均不受' 法律保护,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