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概股集中私有化
趋势已得到确立时,
市场中会有更多资金参与到中概股“私有化
套利”的短期投机行为中,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个股波动
风险,中小
投资者很可能成为这一轮
市场波动过程中“牺牲品”。
机构投资者对
资本市场“嗅觉”最为敏锐。
![中概股私有化的收割者:红杉等<a href=]()
机构早已布局" src="http://pic.pedaily.cn/201507/201571092188312.jpg" />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概股集体把家还。
这就是近期中概股私有化的真实写照,在刚刚过去的几周时间里,中概股私有化的消息几乎成了美国
资本市场中最大的
新闻。
尽管近期中概股
行情和国内A股
行情一样剧烈震荡,但欢聚时代和当当依然接连宣布实施私有化,将这轮浪潮推向新的" 高峰。
一夜之间,仿佛“中国合伙人”赴美敲钟的梦想集体消失,尽快私有化拆除VIE结构并回归国内
资本市场才是“正道”。
这一集中性大规模行为,也引起了美国
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市场中各方的声音和观点众多,但都离不开“利益”二字:做
投行业务的又有了新的生意,
投资者在盘算着如何从私有化事件中能够获利,中概股公司的管理层则眼睁睁看着国内同类企业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自己的估值水平,恨不能赶紧回归。
关注中概股的
投资者对" 腾讯科技表示,在中概股集中私有化的
趋势已经得到确立时,
市场中会有更多的资金参与到中概股“私有化
套利”的短期投机行为中,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个股的波动
风险,中小
投资者很可能成为这一轮
市场波动过程中的“牺牲品”。
对于
机构投资者来说,对
资本市场“嗅觉”最为敏锐的它们,在此轮中概股集体私有化之前,很多早已做好布局,直接参与到中国
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中,在今年上半年的这一轮
牛市中已然获利颇丰。
私有化
套利或引发个股波动加剧
随着中概股私有化浪潮的来袭,美国
资本市场中最为“精明”的
资本也闻风而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也自然暴露无遗。
在中概股大规模私有化的事实得到确立后,对于
市场中短期逐利的资金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寻找到下一个可能私有化的标的,提前买入,并在私有化消息宣布或后续过程中获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
对冲基金行业人士对" 腾讯科技表示,上述过程可以称之为“私有化
套利”,即利用私有化这一重大
市场事件的前后价差来获得投资
收益。
“从部分已经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前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这种
套利手段其实已经表现的很明显。”这位业内人士表示。
例如刚刚宣布私有化的乐逗游戏,一个月前股价涨幅高达76%,人人网在私有化消息宣布之前一个月股价上涨超过40%,博纳影业股价同样在私有化消息之前一个月上涨了37%。这些短期大幅上涨的股价表现和私有化消息发布时间的高度契合,不得不说利用私有化
套利的资金起了很大作用。
但与此同时,这些
套利行为的背后,是否涉及到违法违规行为,也引起了美国
证券市场监管
机构--美国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高度关注。最新的一则消息是4399公司CEO骆海坚涉嫌在奇虎360宣布私有化过程中非法获利,其资产目前已经被SEC冻结。另外刚刚宣布私有化的" 陌陌也已遭到美国律所的调查。
一位从事中概股
上市业务的律师对腾讯科技表示,在制度法规相对健全的美国
资本市场,任何可疑的
市场行为,都可能面临相关的调查、起诉,并可能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
投资者在进行特殊操作时所要考虑到的“隐性成本”。
但这些阻止不了
资本逐利的步伐,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私有化的中概股背后投资人特征,
市场也初步摸出了一定的规律:即此轮私有化潮的背后," 红杉
资本的身影频频出现。据此,不少
投资者猜测,接下来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中,很有可能也是由" 红杉所参与投资。
这些中概股公司包括(原团美网)/" 聚美优品、诺亚财富、500彩票网、途牛等,近期
市场关于上述中概股可能私有化的传言四起,它们也是“私有化
套利”操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但“
套利”在
市场不确定性下则显露出“双刃剑”的特性,如果
套利成功,
投资者将获利颇丰,但一旦
套利失败,即真实的事件结果和此前预期的不一致,那么则可能导致损失惨重。
“私有化
套利将会导致个股的波动加剧,”上述人士表示,“一旦
市场认为部分个股的私有化将得不到实现,将会快速撤出,导致股价下跌。”
他认为,对于中小
投资者来说,最好不要参与这样高
风险的短期投资,否则将很有可能成为
市场的“牺牲品”。
机构早已提前布局
实际上早在这一轮中概股私有化浪潮来袭之前,
资本市场中最敏锐的资金早已开始提前布局,部分
对冲基金直接通过人民币
基金进入国内
市场。例如美国最大的
对冲基金之一Och-Ziff
基金旗下的亚洲
基金,在今年4月份获得5.55%的
收益率,今年至今
收益率高达11.23%,主要归功于其对中国
市场的投资。该
基金公司旗下管理资金总量超过470亿
美元。
此外,还有包括英仕曼集团、" 橡树
资本等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资
机构,也都早已布局中国
资本市场。
今年以来,在美
上市的中概股总体表现虽然不错,但仍远落后于同期上证A股的表现,彭博
数据显示,彭博中概
股指数过去12个月上涨32%,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49%。
![中概股私有化的收割者:红杉等<a href=]()
机构早已布局" src="http://pic.pedaily.cn/201507/201571092189313.jpg" />
图片来源:彭博Bloomberg
"
高盛集团投资管理部一位长期关注中概股的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近期无论是
市场层面还是政策层面,呼唤中概股回归的意图十分强烈,之前中概股私有化后重新回归国内
上市需要拆除VIE结构,但最新政策文件却有放松这一限制的
趋势,即未来中概股甚至不用拆除VIE结构便能回国
上市,这将大大加速中概股私有化再
上市的进程。
这位人士表示,总的意图是为了培育国内的
资本市场,长期来看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面临的
融资难的问题,但这一过程中,如何控制
风险十分重要,政府层面希望出现的是“慢牛”,但
市场往往容易过度解读,从而导致泡沫的出现。
对
交易所影响有限
中概股大规模集中宣布私有化,对于美国的
证券交易所来说,的确不是好消息,这一切来的如此之快,以至于在纽交所欢庆" 阿里巴巴创纪录
上市的欢呼声还未远去之时,
交易所可能不得不担心来自中国的“大客户”的流失。
根据纽交所提供的
数据显示,截止到上月底,目前在该
交易所
上市交易的
股票 共有超过6000支,其中中国的公司为69家(59家为美国存托凭证(ADR)发行,10家为非美国存托凭证发行(Non-ADR)),仅占到总
上市公司比例的1%。而另一大
交易所纳斯达克
交易所的情况也类似,在总共3500家
上市公司中,来自中国的公司为152家,占比为4%。
上述两家
交易所全部
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近40万亿
美元,而今年至今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总市值超过100亿
美元,占比也仅为不到0.3%。
因此即便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即所有的在美
上市的中概股均选择私有化退市,其对
交易所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腾讯科技就此致电纽交所寻求回应,纽交所发言人表示不对中概股集体私有化一事做评论。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