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吹暖了万千创业者的心,也吹火了“众创空间”的市场。在创新创业逐渐成为中国新常态经济“新引擎”的背景下,孵化器作为离创业者最近的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举国推动创业创新的大环境下,孵化器正日益兴起并快速迭代更新,并已站上了“创新创业”的风口上。在此背景下,清科研究中心特推出《2015年中国新型孵化器发展报告》,回顾了我国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并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创业孵化器的特点及优势,以期为国内新型孵化器提供一份挑战及趋势的分析,以飨业界。 中国孵化器飞速发展,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新新窗口 孵化器在中国早已不是新生事物。早在1987年6月7日,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就宣告成立。 1988年8月,中国决定开始实行专门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而设立的“" 火炬计划”。在该计划中,国家把建立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列为重要的内容。时至今日,"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600家,非国家级超过10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累计孵化企业约6万家,各项数据均在逐年稳步增长。 根据科技部" 火炬中心统计,自2011年起国家大力推动孵化器建设,目标是为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推动创业创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在火炬中心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显示中国2013年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面积已超过5379.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2.93%。在孵企业从业人数也突破158.3万人,同比增加10.16%。在政策鼓励下,2014年预计面积将达到6496.6万平方米,就业人数将突破178.4万人。成为带动各地就业的新窗口。另,根据火炬中心统计,截至2013年" 中国科技型孵化器共有77,677家企业进驻孵化,同比增加10.62%。累计孵化企业52,146家,同比增长15.47%。 科技企业孵化器集中一线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推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分布明显,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较为密集的东南部沿海区域。按密度划分北京、上海、天津、广东为最主要的4大省市,除此之外,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也同样聚集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该现象直接印证了目前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报告称我国总体上还未进入创新型国家阶段,多数省份仍未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报告显示,除了京津沪浙苏粤等六个地区已基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外,其他省份仍处与投资和要素驱动的阶段。其中,鲁鄂辽粤闽川陕等六个省份正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东部仍然是我国创新能力较强地区;中部地区排名稳步上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活力不足;西部地区整体创新能力仍然偏弱,呈现周期性波动。 图国内国家级孵化器地区分布


从区域上来看,创新型孵化器主要聚集在创业投资极为活跃的京沪深三地,尤以中关村居首。自2011年以来,中关村在科技部指导下,以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为目标,培育形成了以" 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创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与传统的孵化器相比,创新型孵化器呈现出“新服务、新生态、新潮流、新概念、新模式、" 新文化”的六新特征,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活动的聚集交流空间,而且为其按需提供个性化的创业增值服务,推动中关村兴起了新一轮科技创业热潮,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引领中国创业进入新时代。 目前,国内孵化器行业已然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站立在风口上,但对比美国孵化器模式和特点,国内的孵化器在模式、导师、资源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短板。以导师资源短板为例,孵化器的导师机制源于美国,美国成功的孵化器案例给中国创新型孵化器做出了许多成功的示范。因此,在国内也掀起了一阵导师入驻孵化器的潮流。而实际上,国内的孵化器导师机制并不健全,或者说并不成熟。在导师机制的起源地美国,创业孵化器的孵化过程中基本要求创业者与导师共同经历至少一个月的透明接触,让导师全程参与创业起步。或者,与导师群体可在线实时交流。与美国孵化器的导师相比,国内创业导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大部分仅限于每周一次或两次的创业沙龙。由于导师基本上都是兼职形式在孵化器提供教学,学员私下与导师交流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导师的孵化灵活性也受到很大的局限。 总体上,国家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出台,为国内的孵化器模式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2015年创业大浪潮将最直接表现为创业孵化器拼项目、拼资源、拼服务的时代。在这股浪潮中孵化器的核心竞争模式如何能够迸发出新的火花?创业者如何从孵化器中获得最实质的服务。换言之,如何将孵化器考虑做一个创业项目,如何解决用户需求痛点,建立自身的“护城河”将是新一代孵化器发展的重要课题。 查看或购买完整报告可点击: " 《2015年中国新型孵化器发展报告》 上文引用数据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 www.pedata.cn。 私募通是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一款覆盖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精准、及时的专业数据库,为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以及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研究机构等提供专业便捷的数据信息。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