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虽然近期相对趋稳,但也无法预知是否会出现类似1月份时段的大幅波动。这让我开始考虑将部分资产进行全球化配置,请问有没有一个比较稳妥的全球化资产配置方案,让个人海外投资能实现低风险、高收益的效果?
多家理财机构向我推荐各类海外投资品种,都说产品高收益预期能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看得我眼花缭乱,能否推荐一种有效简单的办法,让投资者能从那么多产品里,找到风险收益比最佳的?
宜信财富董事长唐宁
近期我与宜信财富很多高净值投资者沟通时,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不少投资者也希望能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是,金融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即使是资深金融市场分析师,也未必掌握一个万全之策。我曾看到一个报告,大概内容是纵观过去数年金融市场,仅有53%分析师与经济学家能准确判断未来金融市场波动趋势。
这某种程度凸显了资产全球化配置的价值。也许投资者会认为某些资产价格会持续下跌,但你不知道它何时会突然反弹,如果你没有这类资产,就等于错失了反弹收益;与此同时,投资者还会发现某些类型金融投资品种收益率可能没那么高,但因为它的存在,却可以有效地降低自己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性,实现先保值后增值。
所以,我所理解的资产全球化配置,首先是先有效分散风险,其次才是获得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成果。
我建议投资者在设计资产全球化配置方案前,应先看看自己的投资组合,缺了什么,少了什么,是不是真正做到了风险分散。
简单说,有些人把资金从A股撤出来,转而投资欧' 美股市,就以为自己做了资产全球化配置。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买的都是股票 ,全部属于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未必真正实现风险分散。
一个稳妥的资产全球化配置方案,应包括固定收益类(债券)、'私募股权、' 保险保障、对冲基金、股票 权益类投资、现金、海外投资等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既能有效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又要布局长远的投资收益。
我个人建议,投资者不妨选择投资母基金(FOF)。母基金的好处大概有三,一是母基金可以将投资者资金分散投给多家不同策略的投资顾问机构,某种程度实现了风险分散;二是母基金所选择的投资顾问机构,通常也是行业里相对优秀的,等于帮助投资者找到了最理想的优质海外投资产品;三是母基金的投资策略是与时俱进的,恰恰弥补了投资者不大调整海外投资组合的短板。
我此前也遇到一些高净值投资者,他们很早就将不少资金配置到欧美股市与' 房地产,但他们很少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优化投资组合,这反而可能会给自身海外投资带来风险。母基金恰恰能解决这个短板。
纵观欧美市场,很多大学基金、养老基金都采取母基金形式,通过专业投资管理人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投资组合,最终实现低风险、高回报的效果。
当然,如果投资者觉得自己需要进行全球化配置的资金额较大,也可以找专业金融机构寻求资产全权委托管理。它的操作原理与母基金类似,同样是通过专业投资机构将个人资产配置到不同投顾机构的产品,兼顾风险分散与较高投资回报,但它的最大特点,是更贴近投资者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与收益回报预期,进行资产全球化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观察员陈植
近期,笔者也接触了不少理财机构发布的投资策略报告,其中都提到资产全球化配置的重要性,尤其是用海外投资对冲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风险。
令笔者印象颇深的,是一家理财机构甚至建议投资者应拿出40%-50%的资产投向各类美元资产,包括美股,' 美国房地产,美元高收益债券等。
但笔者看着看着,感觉有点疑惑,如果所有投资者都将50%资产投向美元,人民币汇率可能遭遇更大的下跌压力,令这些投资者在境内的各类资产(包括房地产等)同样会跟进贬值,对个人整个财富的保值增值未必有好处。
其实,笔者说这话的初衷,不是希望投资者应适度降低美元投资比重,而是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照搬别人的投资建议,理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未来资金使用需要,合理规划资产全球化配置。
笔者的建议,是只买自己了解的产品。此前,笔者曾看到一份报告,里面有一个有趣的市场观察: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导致美元贬值期间,美国家庭投资者在海外投资的占比不到10%,大部分资产依然投资在本国金融市场。
究其原因,这些投资者觉得自己对美国本地金融市场更了解,更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哪怕外面的世界再美好,但自己不了解就不去投资。如今,这些美国家庭投资者趁着过去两年美股大涨,基本实现年化15%以上的投资收益。
如今,这个投资策略同样可以被国内投资者所借鉴——若某些高收益预期的海外投资产品无论给出全面的投资获利逻辑,或者投资者并不了解其中的投资方式与风险点,宁愿不要投资,避免踩雷。
事实上,大家都觉得股神' target='_blank' >巴菲特很神奇,数十年年化平均投资回报竟能超过20%,但他谈到自己投资诀窍时,只说过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只买自己熟悉的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