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债券市场供给大增 境外机构出手“助消化”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频繁暴露的信用违约事件和大量撤销的发债计划将近期的债券市场推至风口浪尖,投资者对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变得极为谨慎。债市有效需求难以体现,与此同时,债券的供给量则在持续大幅增加,加剧了市场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外资银行以及境外机构却在加大力度增持国内债券,可谓“及时雨”。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达到48.8万亿元,环比增加1.86万亿元,这一增幅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显示,3月债券供给大增主要是因为地方债、存单、农发债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频繁暴露的信用违约事件和大量撤销的发债计划将近期的债券市场推至风口浪尖,投资者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变得极为谨慎。债市有效需求难以体现,与此同时,债券的供给量则在持续大幅增加,加剧了市场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外资银行以及境外机构却在加大力度增持国内债券,可谓“及时雨”。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达到48.8万亿元,环比增加1.86万亿元,这一增幅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分析显示,3月债券供给大增主要是因为地方债、存单、农发债和短融供给放量,其中地方债大增9300亿元,创历史新高。

' howImage('stock','1_600837',this,event,'1770')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 研报指出,尽管市场对于债券的天量供给已有预期,但那是在债市上涨期形成的判断,债市一旦进入下跌通道,供给放量可谓雪上加霜。1季度虽然配置需求对冲了部分供给,但随着配置资金的到位,4月份债市供需关系有可能发生逆转。

一个难得的好消息是境外机构在加大力度增持国内的债券市场。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3月份,境外机构增持中国市场债券281.72亿,在此之前,境外机构连续3个月减持中' 国债券,2月份的数据是较1月份减持104.11亿元。不仅如此,上个月的这一增持量还创下2014年10月以来新高。另外,外资银行对中国债券的持有自2月份转为增持后,3月份继续增持211亿元。

从具体数据来看,3月份,境外机构增持的主要是国债和' target='_blank' >国家开发银行债,两者分别增持了279和104亿,其中对国债增持量占到国债当月总增加量的46%。此外,境外机构对' 企业债也增持了14.8亿元。在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则维持减持趋势,分别减持了80.58和13.26亿元。

对于这一趋势,太和智库研究员、新声代经济学者张超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道,从微观角度而言,近期人民币汇率企稳,贬值预期在消退,境外投资者认为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 收益有一定保障,因此很多境外机构将焦点转向中国市场。但是目前中国的信用债市场波动很大。投资人的偏好受到一定打击,其持有的产品主要集中' target='_blank' >于利率债。

除了汇率上的原因外,' target='_blank' >民生证券固收团队负责人李奇霖还向记者表示,从利率上看,香港离岸人民币HIBOR首次跌至负利率债券通常是通过加杠杆' 回购来进行交易的,因此离岸市场的负利率促使境外机构低成本借入资金来购入人民币债券,获得较大的收益

另外,张超还表示,从宏观方面来看,外部美联储' 加息预期不断下降,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投资者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投资意愿在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又恰逢中国央行在逐步放开对境外投资者投资国内债券市场的限制,与此同时,中国近期的经济数据向好,给了投资者一定的心理支撑,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以及对投资安全性预期都在提升,“固定收益市场相对安全,对于初次接触一个陌生市场投资者而言,利率市场是首选。”

对于境外机构增持国内债券趋势会否持续的问题,分析人士持不同看法。李奇霖认为,不会持续,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和香港离岸市场的负利率都是短期现象,中长期来看,经济仍会下行,人民币仍有贬值压力;而随着特定时点过去,HIBOR负利率的情况也会结束。张超则表示,境外机构增持国内债券的行为有望延续,但是节奏会比较缓慢。(证券时报记者 方海平)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买房4类房屋碰不得 想要再转手出去就难了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