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好有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4月以来,已有三家国企面临债券违约。FT中文网质疑这不仅仅是几件违约事件的偶然发生,可能将有更复杂的违约风险出现。而这几起债券违约通过短期融资债券基金使得广大投资者面临损失。
从去年11月份山东山水债券违约,短期融资债券(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接连不断的出现违约。短期融资债券基金,由于其比货币基金收益高,风险低,成为投资者的另一个“储蓄罐”。债券违约频发,投资者是否还能继续持有债券基金?旺财帮您来分析。
' target='_blank' >东北特钢集团4月5日到期的"15东特钢SCP001"超短融资券(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时间为7-270天)因无法按期于4月5日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与其违约相关的基金:' 华安安心收益债基和华润元大稳健债基。
截至2015年末,华安安心收益债基持有15东特钢CP001市值2021.20万元,占' 基金净值比例6.16%。华安基金已经在兑付日出现下跌,随后华安基金宣布对该基金兜底,基金持有者可以免去亏损的压力。据传言,华润元大稳健债基也持有此债券,公司于3月31日停止申购。
4月11日,中铁物资的债券暂停交易,共计9期存续债券,涉及168亿元。根据基金2015年年报,与中铁物资相关涉雷基金有:
由于基金年报只公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前五名的债券投资明细,所以,不排除还有其它基金也持有中铁物资的债券。虽然基金公司并未出来表态,但有东北钢特的先例,基金公司很可能弥补基金的损失,持有这些基金的基民也不必担忧。
央企中煤集团旗下山西华昱能4月6日到期的6.38亿元人民币债券本息发生违约。而其很快就进行了补救,最新公告称,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确定于2016年4月13日足额偿付本息6.386亿元。
2 违约频发背后:大量发行短融债惹祸
从去年11月开始,债券违约频发,基金公司投资中发生违约事件的,都是短期融资债券。有基金经理分析,(去年)很多基金大量配置超短融是因为之前看到大量打新资金涌进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而IPO重启是个不确定因素,为了应对可能的流动性风险,超短融是个不错的选择,以前也没有出现过违约案例。
' target='_blank' >中投证券指出,近期短融、超短融投资风险持续上升,短融工具违约加速是企业债务短期化的必然表现,去年低评级企业加速超短融发行大增二季度短债风险。
3 若大规模违约,债基也可能巨亏
旺财首先要说的是,虽然国内此前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并不多,一旦出现风险,通过基金公司、地方政府等支持,最后基本都会兑付。但是,随着债务违约事件的增加以及所涉及金额的加大,刚性兑付的时代也会逐渐远离。
大中' 期货认为,随着“债转股”概念的升温,债券道德风险有所上升,加上经济并未实质好转,借新还旧随着包括银行在内的资金融出机构意愿越来越低导致不可持续,未来(违约)继续集中爆发的可能性在增加。
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低迷,债市市场处于牛市阶段。但由于近几个月央企或大型企业标志性违约事件的爆发,对于市场情绪、市场人气的冲击非常大。最近几个交易日,市场局部券种遭遇了机构的抛售潮,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染至其他券种。有人认为,这对于各类债券的整体估值水平显然将带来明显冲击,并直接影响到大量债券基金的净值表现。
不过,也有认为现在是加仓进入债市的好时机的。' howImage('stock','2_002736',this,event,'1770') 国信证券(' 002736,' 股吧)认为,近期出现小幅调整主要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整体债市的偏悲观预期,与信用风险释放关系不大,所以信用债大势的决定因素还是落在经济增长上。他们认为:
一是虽然年初以来信用违约事件增多,但是多数事件发生时对市场波及程度不大,而且多起违约迅速足额偿付;
二是铁物资重组事件目前涉及的主要是银行债权人,投资者担忧的债券持有人卷入“债转股”仍未发生。
债基还能持有吗?
去年股市低迷,很多投资者买债券基金来避险。而债市上涨,很大原因是受利于宏观经济低迷,货币政策宽松。从避险角度看,债市经过两年的上涨,已经有了很大的涨幅,宏观经济也基本确认企稳,再加上债市违约,旺财建议,降低债券基金持有份额。
如果要持有债基,旺财建议选择大中型类基金公司,即便踩雷,也很可能有“兜底”;另外,选择中高等级债券基金,虽然收益低,但安全性高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好有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