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因素拖累 " 券商债券承销额今年已降六成 截至5月23日,今年券商债券总承销项目规模约1.83万亿元
债券承销额今年已降六成 截至5月23日,今年券商债券总承销项目规模约1.83万亿元" align=middle src="http://i5.hexunimg.cn/2016-05-24/184015864.jpg">
见习记者 吴海燕
近期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券商债券承销业务亦受波及,承销规模缩水严重。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23日,今年券商债券(包括" 公司债、" 企业债、短融、中票等)总承销项目规模约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4.93万亿下降63%。此外,继今年3月券商债券承销规模冲破7000亿元高点后,4月份券商债券承销金额减半。5月份延续下滑态势,截至5月23日,46家券商债券承销金额滑落至1327.28亿元,平均每日债券承销金额仅57.71亿元,规模尚不及4月份的一半。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债券承销业务规模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与债券评级下调和违约事件频发、二级市场疲弱和风险偏好降低等三大因素有关。
5月份承销额再缩水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4个月,券商共计承销债券项目规模约1.7万亿元,平均每个月承销规模达到4235亿元。其中,3月份77家券商的债券承销总规模冲破7000亿元高点,债券承销总家数超过700单。但是,4月份71家券商的债券承销规模便急剧下滑,暴跌至3436.68亿元,环比降幅53%。
5月份延续了4月份的下滑态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46家券商5月份共计承销债券项目规模1327.28亿元,仅为前4个月平均承销规模的1/3左右,平均每日债券承销金额仅57.71亿元,尚不及4月份的一半。若按照1%的费率估算,5月份少赚了29亿元。
5月份,债券承销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有4家券商,分别是" 广发证券(" 000776," 股吧)、" 招商证券(" 600999," 股吧)、" 中信建投证券和东方花旗证券。债券承销规模最大的是广发证券,达175.67亿元,债券承销总单数为14单,市场份额约13.8%。而在1月份,承销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就有6家券商;3月份,有3家券商承销规模超过5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4月份,仍有几家券商5月份债券承销规模金额及市场份额逆势上涨,如" 中山证券、中金公司、" 中德证券及中泰证券等。其中,中德证券债券承销金额及市场份额上升幅度最为明显。数据显示,中德证券5月份债券承销金额上升至37.09亿元,比4月份增加32.6亿元,市场份额扩大至3%;中泰证券5月份债券承销数虽然只有1只,承销金额却高达30亿元,市场份额比上个月增加近2个百分点;中山证券5月份的债券承销金额共计74.5亿元,6只债券项目的平均承销额为12.42亿元,市场份额比上月上升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共有88家券商参与债券承销。大型券商承销规模排名靠前。承销规模位居第二梯队的券商中,平安证券、" 国开证券、" 广州证券、" 长城证券及" 财富证券等券商表现抢眼。
三大因素显现
北京地区一位券商" 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债券承销业务规模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受债券评级下调和违约事件频发、二级市场疲弱和风险偏好降低等因素影响。
根据" 同花顺(" 300033," 股吧)iFinD数据显示,6月份将有1318只债券到期,合计金额约1.96万亿元,环比略微增长。下半年债券市场压力不减,将有5788只债券到期,金额约为9.58亿元。债券负面评级也随之增加,在6月份即将到期的1318只债券中,1144只债券没有评级,仅有36只债券维持AAA评级。
“一方面,在国内经济下行周期中,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导致偿债能力减弱,债券的偿还压力和风险敞口较大。近期债券评级下调和违约大量爆发,影响了债券市场的风险偏好。另一方面,一级市场供给下滑,受到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和二级市场疲弱影响。”该分析师说。
华东地区一家上市券商副总裁也向记者表示,券商债券承销规模腰斩主要与今年3、4月份债券项目集中违约有关,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券项目风险集中,而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的债市反弹也只是昙花一现。
本版制表:吴海燕 郑加良
本版制图: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