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形成了所谓生态的企业,最早是阿里,目前也只有阿里与腾讯。百度没有,小米也没有。微软是生态,诺基亚就不是,因为所谓生态的非常重要的特点:有太多的人,在依靠你活着。

注:最近关于几大巨头的红包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微信的“封杀”之战更是引发众多争议。详见钛媒体周末整理的话题《微信生于处女座|一周交锋》。
这些如火如荼的争战背后,一个词被频频提起,“生态”。这也是近年被各大巨头战略布局时频频提起的词,大家都在建自己的生态,但什么才能称之为生态?在钛媒体作者魏武挥看来,中国形成了所谓生态的企业,最早是阿里,目前也只有阿里与" 腾讯。百度没有,小米也没有。" 微软是生态,诺基亚就不是,因为所谓生态的非常重要的特点:有太多的人,在依靠你活着。所以生态必须有一个中心,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这也就意味着,他必然在开放的同时又走向封闭,这就是生态护城河,或称为星系。
以下是魏武挥独家解析全文,对整个中国互联网生态之战的历史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梳理和辨析:
事实上,第一家在中国做生态的互联网公司,是阿里。
不过这个生态里,大多数玩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
淘宝是一个很庞大的生态,时至今日,已经有数百万商家。另外,这个生态里,似乎还有着一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味道。
我认识一个姐们,以前是卖家,第一批入淘卖家。卖货卖了几年后,实在觉得累(不是没赚到钱,而是赚这个钱极累),就去淘宝大学做讲师,有经验有资历有技巧,讲的都是干货。再后来,做讲师的人多了,她又改行去做面向卖家的crm了。
这是一个所谓生态的非常重要的特点:有太多的人,在依靠你活着。
生态一旦建立起来,跨起来其实也很难。因为有很多人依靠你活着,他们会本能地去阻挡或延缓你这个生态的下降态势。
" 微软的windows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即便到了今天,对微软的批评不绝于耳,但这个生态依然存在,依然有无数多的人在依靠微软吃饭。
诺基亚就不是生态,没什么人依靠诺基亚活着(除了一些上下游的企业),它即便曾经如日中天过,但跨起来,也飞快。
所以,苹果是生态,但中国几乎所有的依靠andorid系统起来的手机厂商,都没有生态。
这里包括一直在吹嘘打造生态的小米公司。
投资了很多公司怎么就叫生态呢?难道" 红杉做了一个生态?
miui是重要的分发渠道,但如果miui跨了,这个世界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 腾讯,以前是没什么生态的。这是一家被人指责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公司。这显然不是生态的玩法,即便它
利润极高。
3q大战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场公关战可以说非常剧烈地改变了腾讯,让它得以审视自己的巨头
策略:吃独食是不行的。
3q大战也催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改变。大家都开始谈论起一个名词:开放平台。很多坐拥上亿用户的互联网公司都宣布要做开放平台,这里甚至包括今天被指为没落的人人网——毕竟宣布要做和真的有没有去做,是两回事。
腾讯真得去做了。
如果说在qq这个工具上,腾讯还有太大的既得利益以至于放不开手脚的话,那么,微信,那就是一张白纸,尽可以在上面将“开放平台”推到它能承受的极致,形成它想要的生态。
到了今天,仅公众账号就有850万之众,完全可以说这句话了:有太多人,在依靠腾讯活着。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