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投资什么标的,股票 也好、' 房地产也罢,投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菜导认为,是估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投资就是寻找低估的标的,在估值修复时退场。学会如何估值,是成为合格投资者的必修功课。
今天,菜导就给菜友介绍一些关于股票 的基本估值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
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
在股票 市场上,菜导一直比较提倡两种适合散户的投资策略:一是价值性投资;二是成长性投资。
因为这两种投资策略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散户的时间成本。
智者擅于聚焦,策略既定,那么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就很清楚了。
菜导提倡大家多关注价值股与成长股,多多学习这两类股票 的估值方法与估值指标,夯实基础。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个估值指标有“4P”,即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以及修正市盈率法PEG,前三个适用于价值型估值,第四个指标适合成长型估值。
初步认识几大估值指标
我们先看看各个指标都代表了什么意思:
市净率PB,是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
市销率PS,是股价与每股营业额的比值;
同等情况下,各指标的值越低越好,但是,涉及单个股票 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越低越好,也并不是越高风险越大。
PE、PB、PS的适用范围
PE、PB、PS,看似眼花缭乱,又似曾相识。其实吧,菜导觉得,说简单也简单,纯从数学角度来看,PE、PB、PS这三个分子式要有意义,关键看分母。分母的性质决定了这三个估值指标的适用范围。
A、先看PE的分母——每股收益
如果收益忽高忽低,甚至极端情况下为0或为负,该分子式也就失去了数学与现实意义,当然,作为估值指标也就不再适用了。
本质上,PE代表一种投资回收期,如果PE=20,则说明在盈利稳定的前提下,20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因此,市盈率估值法适合盈利稳定且坚持分红的公司,如果不分红,也就没有投资回收这一说,市盈率也就没有内核了。
B、再看PB的分母——每股净资产
PB存在的前提是有一些公司主要依靠资产盈利,如果资产并不能代表企业的价值甚至盈利能力的话,用PB估值就会失去意义。
所以,PB适合重资产型公司(如钢铁、化工等企业)的估值,而不适合轻资产型公司(如' 乐视网(' 300104,' 股吧)、阿里等公司)的估值。
C、最后看PS的分母——每股营业额
如果一家企业的战略是提升销售量,抢占市场份额,那么短期内可能盈利状况并不是特别好,我们难道能武断地说这家公司没有价值么?
当然不能,这就为PS估值提供了舞台。因此,PS适合不计较短期利润,通过提升销售量来获得长期发展的公司,如消费类公司。
以上三大类指标,更多地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相对不变的实体,忽略了企业本身的成长性,所以它们更多地适用于比较成熟企业的估值。
对于成长性企业的估值,我们还是要看看PEG指标。
PEG指标的适用范围
PEG指标将盈利增长速度纳入估值体系,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成长性,因此,适合于处于上升期的成长性公司的估值。夕阳行业、周期性行业、稳定性行业就不要考虑这个指标了。
最理想的成长股投资对象,其PEG值应该低于0.5,这时估值相对较低。0.5-1之间,是比较安全的估值范围。大于1时,就存在估值过高的可能。
要用好PEG,关键还是要看分母——盈利增长速度。这里涉及运用近期历史数据判断未来的问题,包含一定的不确定性。
通常的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利用近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均值作为未来盈利增长率的均值,再结合行业性质和经济环境进行适当的修正。
菜导建议
有一句话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套用过来,“尽信指标则不如无指标”,要知道指标是有缺陷的,在用指标进行估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要结合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情况、盈利模式等情况综合判断。
(责任编辑:王姝睿 HF059)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要炒股票 如何正确估值?先3P再4P》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