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二线城市“地王潮”何时休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由于房企投资策略的改变,以及购买土地的资金更为充裕,甚至一些人为因素存在,使得“地王潮”现象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股热潮或许随着市场调整的到来,以及政府调控收紧而逐渐趋静。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二线城市频现地王 除了接棒房价上涨,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相比一线城市,同样毫不逊色。就在最近一段时间,二线城市的地王现象格外夺人眼球,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由于房企投资策略的改变,以及购买土地的资金更为充裕,甚至一些人为因素存在,使得“地王潮”现象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股热潮或许随着市场调整的到来,以及政府调控收紧而逐渐趋' target='_blank' >于平静。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二线城市频现地王

除了接棒房价上涨,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相比一线城市,同样毫不逊色。就在最近一段时间,二线城市的地王现象格外夺人眼球,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南京最近推出的8幅地块中,因为超过最高限价而导致7幅地块遭遇“熔断”,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现象。在7月8日出让的8块住宅用地中,仅有一幅地块被' 中南建设(' 000961,' 股吧)以18829元/平方米楼面价拿下。在竞拍过程中,主持人多次呼吁大家冷静,屡次要求开发商理性思考,并提醒“不要逼政府出新政”。但竞拍房企对此却置若罔闻,频频加价直至触碰熔断机制而被终止出让。

其实,南京早已遭遇过一次“熔断”情形。在今年6月14日,南京迎来“双限”政策后的首场土拍会。当天出让的4幅土地里有3幅被设置了最高限价,融侨、中南建设、明发集团拿下了其中的三幅地块,但最后一幅地块在仅仅15轮竞价之后,报价就飙升至6.5亿元的最高限价,从而成为南京第一幅被“熔断”的地块。

而在没有设置熔断机制的武汉,则“批量制造”地王。也就在7月8日,武汉' 东湖高新(' 600133,' 股吧)、CBD板块地块出让,未开拍前,上述地块分别有20多家和10多家开发商报价。而在长达3小时的竞拍后,武汉一日诞生三地王,当代节能、正荣地产、中城分别斩获武汉新单价地王、武昌新单价地王、光谷新中心单价地王。

此外,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高溢价率现象依然十分普遍。武汉东湖板块地块溢价率高达惊人的442%,杭州拍出的一幅地块溢价率高达208%,此外,包括天津、南宁、宁波等地,也有部分地块溢价率超过100%(具体见表)。

表1 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排名TOP10

序号

城市

地块名称

成交价(亿元)

溢价率

竞得企业

1

武汉

东湖新区名族大道

45.9

442%

正荣集团

2

杭州

未来科技城123号

37.6

208%

阳光城

3

南京

江宁区NO.2016G22地块

35.1

80%

中南建设

4

杭州

钱江世纪城地块-22

32.6

1%

融信中国

5

杭州

钱江世纪城地块-23

25.3

1%

龙湖地产

6

郑州

油脂北路南、铁东路东

25.0

294%

万科

7

宁波

鄞丰片区HS17-03-06

23.1

96%

北京北辰

8

天津

西青区张家窝镇地块

16.9

159%

中骏置业

9

南宁

那洪大道北侧地块

15.6

122%

南宁大商汇

10

杭州

拱墅区申花单元地块

14.4

83%

合景泰富

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7月4日至10日)

记者同时注意到,就连万科这种以稳健著称的企业,也不得不高价拿地。就在7月第二周,万科参与郑州油脂北路、铁东路东地块竞拍,最终以25亿元摘得该地块,溢价率高达294%。

是钱多还是策略变化

开发商还在不遗余力地“制造”地王,到底出于何种考虑?

机构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份,已经创下了历史纪录。中原地产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若以溢价率40%,地块成交额超过5亿元来划分地王,另外将部分城市的10亿元+地王也计算进入,在5月的统计数据中合计有69宗地王,6月再次刷新了这一历史纪录,全国合计出现了73宗地王。在此次“地王潮”中,央企和国企担任的角色不可或缺,央企国企抢得半数地王。而纵观今年上半年,全国涌现208宗地王,其中,144宗溢价率超过50%的单宗地块,约是去年同期的8.5倍;92宗溢价率超过100%的单宗地块,约为去年同期的45倍。

以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率为特征的“三高”地王普遍出现在一二线城市,并不断刺激当地楼市。那么,地王不断出现的背后,其真正原因又有哪些呢?

首先是开发商投资策略的变化,由此前的遍地开花慢慢向热点城市聚集。知名房产专家、前亚太城市' 房地产研究院院长' target='_blank' >谢逸枫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库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待售面积约7亿平方米,其中有7成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而另一方面,部分热点城市如南京、合肥、苏州却已经面临供不应求局面,亟待补充库存。面对这种情况,房企肯定会选择布局热点城市,从而导致当地土地价格一再飙升。

此外,融资成本的下降,以及销售回笼资金的增多,也使得房企有更为充裕的资金投入到土地市场。根据克而瑞跟踪监测显示,目前房企公司债成本的普遍水平在4%~7%之间,部分大型房企更低,如中海地产、' 保利地产(' 600048,' 股吧)两家央企发行的公司债利率水平仅3.4%,相较此前超过10%的融资成本,大大降低了房企的财务成本,使得房企可以低成本的资金来购置土地。此外,销售额大幅增加,也使得房企手中资金更加充裕,包括恒大、万科、碧桂园等已经公布简报的21家房企,在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增,合计销售业绩高达9069.3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4.5%。

当然,还有一些地王的出现,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人为因素。谢逸枫直言,部分地王是通过“协商摘牌”,事后退款的形式人为制造的,而许多时候房企为了自己附近的楼盘价格升高,会故意哄抬土地价格等。此外,国企及央企不惜成本拿地,也有自身的考虑,比如增厚资产等,以便在未来整合过程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地王潮”或将结束

进入7月份之后,市场出现盘整迹象,这是否会给如火如荼的地王现象在这盛夏时节兜头浇上一瓢凉水呢?从而导致“地王潮”现象的消退?

随着传统淡季的到来,市场交易情况出现明显回落迹象。中国指数研究院跟踪监测数据显示,7月第二周(7月4日至10日),市场交易量出现明显下滑,包括北上广深等在内的27个主要城市成交量环比下滑32%。其中,一线城市跌幅最大,共成交75.04万平方米,环比下跌41.6%,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环比跌幅达4成左右,深圳稍好一些,但环比跌幅也接近3成。此外,二线城市有超过9成受监测城市成交量回落,除南宁、南京等少数城市保持小幅增长之外,包括合肥、杭州、武汉、成都、厦门、天津等城市,成交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合肥、杭州、大量、南昌等城市的下滑幅度达4~7成。

虽然此次成交量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持续的低利率水平以及宽松的购房环境,已经使得市场购买力得到极大释放,甚至存在过度消耗嫌疑。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市场购买力能否保持此前的旺盛态势,目前不得而知。来自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集团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新增房客比开始下降,下半年市场有望降温。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市场成交量回落,未来边际成交将持续走弱,市场调整的结果会传导到土地市场,并促使其降温。

此外,随着地王的频繁出现,也会导致政策收紧。在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区已经出台地产调控措施,比如南京、苏州等城市,对土地进行限价;合肥也出台调控措施,主要通过“限贷”来打压投机性需求。

由此看来,“地王潮”极有可能会随着市场的自我调整及调控收紧而逐渐消退下去。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二线城市“地王潮”何时休》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任泽平:货币宽松空间打开 三季度先降准再降息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