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热点从来没有断过,热点对于我们澳银资本来讲,就是出售企业的好机会。而所谓的冰点,则是我们投资的好时机。”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表示。
2014年12月2日至12月4日,由清科集团举办的投资界年度会议周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在12月3日的“第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在“投资策略:创时代之变”环节发言中表达了他对创投泡沫的看法,熊钢表示,中国的热点从来没有断过,热点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资本熊钢:别把地沟油当成心灵鸡汤 热点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
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
以下为熊刚发言实录:
热点一直都有
关于热点和泡沫的问题,昨天晚上我也发了一个微信,我也是稍稍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关于一些热点的问题,我的朋友圈里面的反映,我发了一条最近很火爆的余佳文的微信,就是课程表的创始人,很火很火,很多人转发,很多人问我的意见,我就来了一句,非常简单的,别把地沟油当成心灵鸡汤,像创业也好,泡沫也好,都是一种疯狂对一个事情过度的操纵结果,你可以疯狂一次,不要去折腾一生。
我们从当年的互联网热,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热点从来没有断过,一直有热点,不管是产业的热点,投资资本市场的热点都有热点。现在PE热过去,VC热又是什么,早期的热点是什么,不断在变化。我们作为投资机构,作为一个稍稍要讲专业性的机构,在我们看来任何时候都没有什么热点和冷门的区别,热点对于我们澳银资本来讲,就是出售企业的好机会,就是卖东西的好机会,而不是投的好机会了。
等到大家都认为成为热点的时候,全民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基本上各方面的价位已经跟价值不相称的,所以我们去年的投资,投了项目很少,但是我们退出去的项目是我们投资项目的一半,基本上利用并购,如果讲策略,我们不是投资的策略,而是怎么把投资变现的策略,今年的重点就是如何通过这么好的机会,然后是上市公司并购,产业并购,给了我们多的机会,所以今年的重点,如果回到投资策略,就是如何投资变现的策略。
团队决定投资的变化
我们的投资结构是有一些变化,澳银资本到现在为止有13年的历史,从早期基本上铺开,各个领域,各个阶段都有一些涉猎,也算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到了中期,基本上我们的投资范围有大大缩小了,缩小成三到四个相对来讲体验比较好的领域,就是硬件科技和清洁技术,以及到后来的互联网和创意,以及再后来的生命科技,缩小到三个领域了,收得比较笼一点。
投资阶段的一种变化,其实始终是围绕着一个企业的中枢,从创立期到成长期,到成熟期,到证券化的过程,我们投资重心一直放在投资的中早位置上,我们有一个量化指标,也就是说估值始终应该在哪个位置,所谓早期和中期的区别就在估值上面,给我的价格是多少,我们价格投资的估值是多少,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量化范围。
我们通过几年的投入,可以并购,也可以上市退出,有多少倍的成长,这个位置我们体验更好的一段位置上,这就是我们基本上围绕这个投资重心来走,也可能往前延伸,也可能往后延伸,橄榄两个边。
投资阶段有时候受制于团队的结构,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我们团队,包括我自己作为公司负责人,我们的能力不会是多方面的,从投资分析,到投资挖掘,投资决策,投资干预,做好两个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很少有全过程都做得好的人,至少我没有看到。
我们的团队结构,就按照四个关键点去组建。投资早期就是挖掘过程,以年轻人,以专业化为主,投资分析过程要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甚至IT系统,分析模型,把一些系统的,可以定量化和定性化形成一个分析框架,到投资决策要根据经验和决断力,心理素质来决定。到投资干预或者投资的服务,那就有要产业经验,跟企业的沟通能力,甚至管理的经验都需要具备,这四个点基本上都有一个相关核心人员,再配上一个执行力比较强的投资管理团队,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管理结构,这个管理结构会随着投资挖掘的变化,从一个领域到另外一个领域的变化,进行一些有机的调整,团队决定了我们投资的变化。
影响投资结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热?基本上都是套利资本,短期资本为主,这个结构肯定会影响到投资结构,也影响到管理团队的心态。所以我们认为要相对稳定的团队,资本出资人要更专业。
大家都提到了风险意识,我们有一个原则,首先LP、GP,在我们的基金里面,基本上都应该是最大的LP。我们作为LP,又是GP,跟他们沟通的时候,第一件事一定是风险意识,你准备玩多久,先问他输不输得起。我们资本策略一定要选择有持续性的,有风险意识的,有一定判断能力的资本进入我们的核心LP。
在我们看来热点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和有准备的机构。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