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原油价格在6月底至7月初一度连续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但当时就有精明的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油价的此轮反弹纯粹是“技术性”的,因为在基本面领域找不到任何能够持续推动油价反弹的因素。而果不出其然,在' 美国独立日假期之后,油市就重入颓势,本周开盘也在短暂的走高之后再度掉头向下,弱势形态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这也令近3个月多来油价的波浪形下行走势进入了最新的一轮下降浪,而200日均线也重新成为了限制油价反弹的重要阻力位。若无意外,此轮下跌行情的低点势必低于前期低位,而40' 美元/桶整数关口能否守住,恐怕也要让仍不死心的多头继续捏上一把汗。
那么,油价表现如此疲软,其根源又究竟为何?除了老生常谈的“' 页岩油井喷”这个关键因素外,还有更多不可忽略的因苏。
nload=imgresize(this); >
技术进步倒逼保本成本下滑
谈起石油领域的技术进步,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耳熟能详的页岩由革命。但技术的进步还不单单出现在页岩油这一个领域。在过去数年间,深海钻探技术的日臻成熟同样也使得部分远洋开采项目的成本下降了一半甚自更多。比如,在墨西哥湾海域,原先开采一桶石油需要100美元的综合成本,但现在,这一成本已经被腰斩到了40-50美元一桶,考虑到这样的进步是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如此状况简直可以堪称奇迹。
于是,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很快发现,自己的角色已有些类似于美国民间故事里那个用血肉之躯去和机器赛跑,最后把自己活活累死了的苦力矿工约翰·亨利。无论OPEC如何利用其掌握的资源去再度试图调节全球石油的产量与价格,其努力在日新月异的各种行业“黑科技”面前,都越来越有螳臂挡车的味道。
事实上,正是过去近3年以来油价的惨烈下跌,促成了采油技术领域的大跃进,在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只有最能够压缩成本的采油商才能幸存下来。而行业的重组与合并,也强化了进一步的技术研发能力。所以,在当前油价下跌的浪潮中,生产商仍然能够与价格赛跑,把生产成本的地板进一步压低,这也就是为何油市能够进入一个持续下行的波浪形通道的主因。
顺便一提,光是在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就又有10个大型深海堪探项目投入施工,而美国总统' 特朗普解禁近海采用更是解锁了一块新的供给来源,所以,只要研发余堪探工作没有遭到政治领域的干扰,技术的进步就不会停止。长线看空油市,总是没有错的。
nload=imgresize(this); >
中东“冷战”利空油价,近期“热战”可能极低
而在短期内,大家仍需要关注中东局势对于油市的影响。汇通网在此前已经提过许多遍:只要中东产油国之间的互“怼”没有上升到亲自在海湾石油产区大打出手的地步,那么他们之间彼此间矛盾不断互相看不顺眼的状况,事实上就对油价仍是利空,而非利多。
原因在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嘴炮战争”最终往往会体现为在' 能源领域撕毁既有的攻守同盟条约,彼此间开始相互拆台。2016年初沙特和伊朗的那轮外交口水战曾直接令油价跌至十余年最低点,而这回,卡塔尔在遭到海湾邻国封锁禁运后,也赌气表示将会增产30%的' 天然气,逻辑皆类似。
只有在地缘冲突升级,令原油生产设施被毁坏,或者输送通道被阻断时,油价才会录得戏剧性上涨。但眼下,很少有分析人士真的认为海湾核心区域会有爆发热战的风险,所以,在卡塔尔局势进一步进入僵持的状况下,油价反而重入阴跌,正是因为市场早已经看穿了此中逻辑。
nload=imgresize(this); >
需求前景黯淡?
而对石油产业来说,更大的威胁或许不是供给的过剩,而是需求的消失。隔夜特斯拉Model 3型“普及版”电动汽车的下线,或许是石油需求在未来更加趋于萎缩的关键信号。毕竟,白纸黑字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多达45%的全球石油需求来自地面交通领域。所以,电动汽车的“釜底抽薪”才是对于油市前景最不利的状况。
而研发电动汽车的公司并不是只有特斯拉一家,全球许多传统汽车厂商都在这一领域跃跃欲试。同时,航空巨头波音也已经把“纯电动飞机”的研发提上了日程,这或许意味着,延绵一个多世纪的石油时代,离终点已经越来越近了?
无论如何,这对于OPEC及其麾下的产油国都将是个悲惨的消息。纵然,沙特王储制定的雄心勃勃的2030计划目标直指将石油经济依赖度减半,但是,历史还会给他那么多时间来落实这个计划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网无关。汇通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美城
有志唯劳笔墨勤,每临夜半倍思文。二三愁绪深千尺,百语千言重万斤。常叹光阴如逝水,但观俗念似浮云。江山自有他人指,坐看尘间乱花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