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你审视过自己的“理财率”和“负债率”吗?需要两者兼顾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border=0 alt=是时候平衡的你的“理财率”和“负债率”了 src="http://i4.hexunimg.cn/2016-10-19/186482805.jpg" width=361 align=middle>   你是债主,还是借钱的? “你欠别人的钱多,还是别人欠你的钱多?” “我又不放高利贷,没人欠我钱。”朋友告诉融360小编,她买理财,不是放贷。事实上理财何尝不是“放贷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是时候平衡的你的“理财率”和“负债率”了   你是债主,还是借钱的?

“你欠别人的钱多,还是别人欠你的钱多?”

“我又不放高利贷,没人欠我钱。”朋友告诉融360小编,她买理财,不是放贷。事实上理财何尝不是“放贷”:买国债是把钱借给国家,买银行理财是通过银行把钱借给投资标的,买" 信托同理,P2P网贷更不用说了,名字里就带个“贷”字。

除了" 炒股、炒" 期货、炒黄金等,你所能想到的大部分理财,都可以用这种模式概括:投钱,收利息。和放贷异曲同工。

至于负债就很好理解,房贷车贷" 信用卡、借呗微粒贷京东白条,都是你的负债。大多数需要付利息,当然也存在免息期。

你理财,别人就欠你钱。你负债,你就欠别人钱。你审视过自己的“理财率”和“负债率”吗?理财和负债都可以帮财富保值升值,你需要兼顾,并布局个人信用。

债主们,请负债

中国人最爱存钱,愿意做债主,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借钱,只会本本分分用自己手里的钱滚出有限的利息。虽然风险也是有的,例如企业违约甚至银行倒闭,但无非亏一点收益、赔一点点本金,不伤元气。

遗憾的是,依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看,理财只能帮大多数人在货币贬值狂潮下,选择一种温和的死法。想要死得再温和一点,就需要请债主们也进行适当的负债。

融360小编说的不只是刷信用卡。

你的消费金融利用率是多少?

5388元的32G的iPhone7,假设用京东白条分一期购买,0费率,可以享受30天的免息期。5388元,就是扔进余额宝存30天,也能生10元利息,要是投个P2P,即便计入资金站岗的损失,收益也可翻倍了。

即便是非免息场景,假设用花呗分期购,分3期,费率2.5%,10月1日确认收货,可以等到11月10日再还款,40天的时间,暂时“借”出来的几千元,稍微用心选个高收益的理财,扣除2.5%的费率后还是比全款购买划算。

融360小编举上述两例是为了说明:就算你不指望通过负债加杠杆,小额负债还是一笔看得见的实惠。花呗借呗、京东白条、微粒贷等消费金融产品的普及,更是使这种实惠触手可得,就像把银行活期账户里的存款转进余额宝里一样简单、有回报。

信用卡与消费金融同理,只不过信用卡的消费场景可能无法覆盖各个方面,例如网购时,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的使用率就远高于刷信用卡。更何况,信用卡无法覆盖一个重要的个人征信领域:网络信用情况,就是体现借呗、京东白条逾期后果的那个领域。

请提前布局个人信用

“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说这话的人是" 马云。

对于像融360小编这样的普通人而言,或许很难享受个人信用的红利,但如果对其不以为意,就要承担征信抹黑的后果。

信用卡逾期到一定程度,以后想买房了,是贷不到款的,这个你一定知道。但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逾期,暂时还未体现在银行体系内的征信系统上,所以你或许会放松警惕。

但线上线下征信记录的同步,是迟早的事。征信的历史污点,终究会浮到明面上来。

假设,忽然有一天,你去奶茶店消费,店主对你微微一笑:“亲,芝麻信用分750以上,可打九折哦。”

假设,忽然有一天,你去订机票,售票员面无表情:“对不起先生,您的花呗严重逾期,不可以订票。”

你还会小看消费金融和网络征信吗?

其实你就是一家小“银行

普惠金融优化生活,在今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单位经济体,你自己就是一家小银行,一手放贷,一手负债,也要为自己的信用情况负责。

平衡的你的“理财率”和“负债率”,不仅要把自己手里的钱借出去赚利息,更要借力消费金融,学会以向外界借钱的方式留住手里的钱,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

只理财不负债的你,是时候培养适度负债的金融思维,布局你的网络信用记录,打理一生的财富。

  (责任编辑:孙立欣 HF017)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你审视过自己的“理财率”和“负债率”吗?需要两者兼顾》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马云1950亿蝉联“IT首富”“上榜”14年财富增780倍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