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有房有车有存款 中产你本不该如此焦虑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 在阶层动态平衡的金字塔中,顶层人群玩转规则、不受影响,底层人群放弃希望、降低预期,他们都有相对轻松的心态,唯有夹在中间的中产如临大敌、困于瓶颈。" 早在今年 4 月份,恳说恳讲就关注过 " 中产阶级的焦虑 " 这个话题。 而最近 FT 中文网发布的《中产富裕阶层财富管理研究报告》,让小学弟对中产又有了新的审视。 在传统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 在阶层动态平衡的金字塔中,顶层人群玩转规则、不受影响,底层人群放弃希望、降低预期,他们都有相对轻松的心态,唯有夹在中间的中产如临大敌、困于瓶颈。"

早在今年 4 月份,恳说恳讲就关注过 " 中产阶级的焦虑 " 这个话题。

而最近 FT 中文网发布的《中产富裕阶层财富管理研究报告》,让小学弟对中产又有了新的审视。

在传统的经济学定位中,中产阶级是社会金字塔的中间部分," 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中产阶级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对自己的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在这段定义中,中产阶级的关键在于 " 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的话,中国的中产阶级不免就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

焦虑的根源

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一直伴随着某种程度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心态。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与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也与中国中产阶级的某些内在特质相联。

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急剧激化,生活成本持续上升,股市、房市剧烈波动,以及未来的社会经济风险凸显,更增强了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购房焦虑或房贷压力普遍存在,知识更迭太快以及 90 后新生代的冲击,职业发展机会的竞争愈加激烈,导致身心疲惫,子女优质教育机会竞争更为耗钱耗力,还有许多人中青年中产纠结于 " 逃离北上广 " 还是 " 逃回北上广 " 的矛盾之中。

在《中产富裕阶层财富管理研究报告》的家庭支出调研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单就家庭支出这一项,处在夹层的中产阶层平均支出项目达 3.1 项。除基本日常开支外,子女教育费(54%)和房贷支出(44%)成为最普遍的负担。

不懂理财却又热衷自主理财

就目前的社会阶层来看,能够站在中产这个阶层的位置上,大多数人不是靠财富继承,而是靠透支生命、吃青春饭的方式获取了资本积累,所以,中产们几乎都拥有良好的理财意识,就连广场舞大妈都每天关注着房市、股市,没事儿出来聊聊涨停信息。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在理财方式上,中产们选择自主理财的数量远远多于选择专业的投资理财机构

事实上,这跟中产阶级所带来的自我优越感以及焦虑感脱不开关系。

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的中产,论见识,个个在城市里有稳定的社交圈和信息获知渠道;论能力,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也不缺学习能力及较强的职业能力;论地位,在职场也都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这些角色、定位,让他们自认为凭借所持有的资源和财富,摸索着配置财富、规划盈余的时间资源的方法,已经足够让自己和家人过得不错。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与幸福感,一场系统性风险就足以对一个中产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比如去年的股灾,60 万个百万市值账户一夜之间消失。因此,在资产支配上,他们敏感又多疑,更多地相信自己。

并非无药可解

通过《中产富裕阶层财富管理研究报告》不难发现,造成中产阶层困扰的是:对资产配置的概念太狭隘。

单就保守投资这项来说,你以为自主理财的方式钱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钱之所以叫 " 流通货币 ",就是说钱永远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渠道和不同人的手里转啊转。只要你有余钱,你不拿去投资,就被别人投资了。哪怕你已经去投资了,你的钱也仍在被别人投资。

你以 5% 的年利率将钱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拿着你的钱投到' 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最终赚回呈几何倍数的回报。他们的钱都是哪里来的,是你们的。

越是懂投资的人拥有越多的财富,越是拥有更多财富的人越会投资,这是一种正循环。在报告中也不难发现,那些明显更懂得理财技巧的中产们,财富增长越多。

而做好资产配置的关键更多是眼界、格局,它不等于简单的理财,是寻找 " 最优性价比 " 的投资组合,如今时局动荡,有意识避免人性的弱点和情绪的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选择靠谱且合适自己的平台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有房有车有存款 中产你本不该如此焦虑》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任正非:我的所有家人永远都不会接华为这个班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