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至2016年,我国居民工资理财规模(居民工资中主动理财的支出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增长近10倍,而同期国人工资增长不足3倍,工资理财规模超过工资增长3倍。”1月17日,中国社科院联合腾讯理财通、腾讯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发布国内首份《国人工资报告》(下称《报告》),以国人工资与理财行为变迁为视角,详解不同时期国人工资的发展水平与工资理财情况。
“居民工资理财规模将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新指标。”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人工资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target='_blank' >殷剑峰分析,相对于居民工资理财规模的持续攀升,居民储蓄率连年持续下降,居民储蓄搬家与消费升级以及物价、房价的一路飙升密切相关。《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住房占比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北京居民住房开支一度超过30%。人们通过银行储蓄带来的本金增值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开销,因此开始寻求更高收益的理财路径。
因理财与储蓄呈此消彼长的关系,为衡量工资理财规模的地区差异,《报告》对各个省份包括储蓄在内的潜在工资理财规模进行了科学计算。上海居民凭借人均一年27243元的潜在工资理财规模位居“2016年各省份潜在工资理财排行榜”榜首,浙江、北京紧随其后。在东西部地域差异方面,东部沿海城市依旧占据潜在工资理财排行榜前列,但随着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中西部居民的经济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主动理财意识不断增强,重庆、西藏、宁夏等中西部城市居民理财正以极快的增长速度迎头赶上。
2013年' 互联网理财推出后,我国居民理财方式逐渐互联网化。伴随着股市的牛熊转换、利率下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明显,互联网理财渠道成为国民投资渠道新宠,目前,我国居民使用互联网理财的意愿率已达11.15%,超过了股票 、基金、债券、贵金属等。
基于此,《报告》首次发布互联网理财指数(IWMI),为衡量互联网理财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提供参考标准。报告指出,2013年—2016年间,我国互联网理财指数增长超四倍,互联网理财规模由3853亿元激增到2.6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6.74万亿元。
殷剑峰认为,“互联网理财规模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理财行业的三大特征及背后的普惠金融理念密切相关。”其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能满足理财小白、高净值用户等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其二,互联网理财产品基本无准入门槛,如腾讯理财通“一元钱也可以理财”,突破了传统理财产品动辄五万元起购的门槛,适应了投资者小额高频的理财特点;其三,互联网理财产品也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条件限制,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和网络信号,用户随时随地都能理财。
腾讯理财平台负责人闫敏透露,背靠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超过8.4亿、8.7亿的微信和QQ两大社交平台的腾讯理财通,上线三年,截至2016年11月,理财通用户已超过8000万,资产规模过亿元。
这与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target='_blank' >贾康的判断不谋而合:中国在各国经济体中是明显的高储蓄率,现在要适当调整。新常态下储蓄率降低,而人民群众对怎么样取得收入和怎么样掌握自己薪酬对接理财有实际的需求,这对财富管理机构是个机遇。“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渴望汇集传统经济不愿意触及的草根和底层的金融形态,推动共享经济蓬勃发展。”贾康称,《报告》在很好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清楚地阐明了这个趋势,而腾讯理财平台的迅猛发展印证了这一趋势。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工资理财规模十年增长近10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