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近期继续上升,所有期限产品均已迈入“4%”时代,全面超越2016年的收益水平。6月末虽临近,但因“流动性基本稳定”可期,银行理财收益预计不会大幅上升。
量减“价”增
据'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统计,上周该委员会常委单位新发行银行理财产品720款,比上期减少108款;在售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0%,比上期上升0.06个百分点;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占5.14%,较上期上升1.03个百分点。另据万得不完全统计,上周银行共计新发行理财产品1063款,到期1652款,净发行产品数为-589款。
根据' target='_blank' >华宝证券对5月15日—28日双周非同业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限的统计,期间1个月以内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上限为4.16%,环比上升0.37个百分点;1—3个月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上限为4.33%,环比上升0.10个百分点;3—6个月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上限为4.44%,环比上升0.10个百分点;6—12个月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上限为4.54%,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1年以上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上限为4.67%,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目前所有期限产品收益已全部迈入"4%"时代。”华宝证券分析师' target='_blank' >杨宇指出。
中金公司分析员张继强、杨冰指出,去年四季度以来,银行负债端管理的难度大增,尤其作为稳定负债的一般存款增长乏力。“在金融机构防风险、去杠杆,"流动性池子的水下降"的背景下,叠加银行的信用扩张放缓,存款派生不畅,将使得一般存款增长延续乏力。商业银行发行表内保本理财等力度增大,在一般存款的抢夺上也将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同业资金投资同业理财可能会面临"资金空转"的监管风险,而且成本大幅提升。银行理财面临两难选择,要么需要加大力度争夺零售和企业理财,要么需要缩表或赎回委外。”张继强、杨冰表示,“不难推断,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仍很有可能看到理财利率继续上行。而且,为了纠正期现错配,理财期限存在拉长可能,或许也将提升理财利率。”
中金公司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等利率将继续上行,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则将大为放缓。
流动性基本稳定可期“近期,随着6月年中考核临近,央行二季度MPA大考、强监管、金融去杠杆等效应叠加,市场流动性趋紧。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攀升,使得银行调整策略,纷纷加大力度推出理财产品。近期,银行理财收益呈现平稳上行的走势,请投资者紧密关注,把握年中收益率较高时机。”中银协理财专委会最新发布的理财周报如是称。
“进入6月,年内第二次MPA考核即将临近;同业存单到期压力较大;美联储' 加息概率仍高,存在中国央行跟随' 美国加息而上调逆回购利率的可能性,诸多因素增加了市场对资金面波动的担忧。不过,在5月25日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座谈会上,央行表示"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情绪,考虑到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较多,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期逆回购操作,搭配好跨季资金供给,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预计6月资金面在央行的呵护下将维持相对稳定。”杨宇表示,“由此判断,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短期仍将处于小幅上行区间,走势不会出现大幅调整。”
在日前召开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target='_blank' >陈雨露表示,中国央行寻求“不紧不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寻求确保基本稳定的流动性。
(责任编辑:彭双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稳中有升》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