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周日到目前,佛系游戏《旅かえる》(中文:《旅行青蛙》)空降APP STORE免费游戏排行榜第一位,不仅力压前几日火爆一时的《恋与制作人》,还超越了《荒野行动》和《王者荣耀》。

除了《偶像练习生》,《创造101》、《这!就是街舞》等综艺也将成为各大" 视频网站的头部自制内容即将上线,而这几档综艺都在偶像养成方面有所侧重。
2018,将正式开启“养成文化”元年。
《旅行青蛙》用户以95、00后为主
养成模式对准女性市场
《旅行青蛙》最初是在微博、B站逐渐蹿火,进而蔓延至朋友圈。那么根据B站、微博的用户画像也可大致看出《旅行青蛙》的用户群体。
据B站董事长陈睿透露,截至2017年9月,B站活跃用户已超过1.5亿,其中24岁及以下的用户占到90%以上,而0-17岁的用户为绝对主流。
《2017年微博二次元用户洞察报告》也显示,微博二次元用户群体中,22岁以下的人群占比在46%以上,将近一半。据了解,截至2017年9月底,微博日活跃用户已达1.65亿。
《旅行青蛙》尽管还没有中文版,但简单的游戏操作也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游戏中的“小青蛙”多被玩家称为“崽儿、儿子”,“老母亲们”只需要割草买道具,更多的时间就是等待,只有在收到“明信片”时才能短暂刷一下存在感。
既然如此,“老母亲们”为什么依然乐此不疲?
在《旅行青蛙》这种“养成式游戏”中,青蛙所展现的生活状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青蛙做什么都专注,既可以用一天时间看书,半天削木头,写日记,也可以不限时间的说走就走去旅行。这种脱俗的慢状态与当下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对比鲜明。



除了满足现实落差感,《旅行青蛙》能够直接对标女性市场,相比《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的暴力、刷级,以及相对复杂的游戏操作和逻辑门槛,《青蛙》的治愈系画风和简单易上手都更符合女性习惯。

90、00后网民近2.5亿
明星、综艺、影视剧均成“养成文化”沃土
《旅行青蛙》中,尽管大家都在“养蛙”,但自己的“崽儿”由于玩家个人的情感附加而显得与众不同。再加上概率的随机性,青蛙的生活轨迹也不尽相同。如果换了别人的青蛙,玩家便不会再有“苦等归来”的心情。
这种特殊性,恰巧迎合了95后、00后心中的个性追求,玩家情感也会随着陪伴时间拉长而逐渐加深,这便是“养成”的一种状态。

在以70后、80后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时代,偶像大多是像“四大天王”那样全民皆粉,不粉甚至显得不正常。
但是,90后、00后是泡在" 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群体,对个性解放更加看重。“多而俗,少而精”也逐渐成为追星一族新的理念,追星更注重个性,追求自己养成的明星。即在艺人并没有太高人气时便粉,之后无论艺人走红还是继续不火,都“从一而终”,甚至会在明星大火后因被关注更多而选择脱粉。
偶像养成便是顺应此种心理而新兴的偶像培养模式。从艺人刚出道就粉上的粉丝,见证了艺人一路的成长,相较于火了之后再粉的粉丝,更有故事可讲。这可以说是普遍相通的养成系心理。
2018年,优爱腾在综艺布局上都有养成类节目位列头部,2018也将开启“养成文化”元年。
1月19日," 爱奇艺上线了一档偶像男团养成类综艺《偶像练习生》,当天播放量达1.1亿,目前上线5天,播放量近2亿,微博同名话题阅读量目前已近20亿,成为2018开年最受关注的新综艺。

2017年,《明日之子》大火,冠军毛不易成为新生代养成偶像,甚至二次元的“赫兹”也人气大涨,让市场看到互联网偶像养成的巨大潜力。
于综艺而言,收视率/播放量固然重要,但若能养成偶像,则是在艺人经纪、广告代言等多方面变现,影响力也能从观众层面进一步扩展至艺人层面。
近来大火的TFBOYS实际上也是养成系偶像。王源、" 王俊凯、易烊千玺最初是TF家族的练习生,后来由于翻唱《当爱已成往事》、《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洋葱》等歌曲在微博走红,才组成男团出道,进而声名大噪。而TF家族中丁程鑫、马嘉祺等人也已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养成对象。

在影视明星方面,《美人鱼》的林允,《芳华》的“文工团五美”在影片上映之前都是新人。另外随着网剧的崛起,新生代艺人也得到更多养成机会。《小美好》中的胡一天,《河神》的李现,《双世宠妃》的邢昭林、梁洁,《太子妃》的盛一伦、张天爱……不胜枚举。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网民中90后、00后合计占比34.7%。据了解,目前移动网民规模已达7亿,也就是说90后、00后网民已将近2.5亿。
伴随着追求个性标签而发展起来的“养成文化”也会使小众明星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互联网使粉丝联系更加便利,即便再小的群体也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共鸣。同时,互联网也给了明星更多变现渠道,小众明星即便没有太多粉丝拥簇,也不会太过“艰难”。
近来兴起的直播便成为小众明星的变现方式之一,阚清子、陈汉典、俞更寅等单日单平台直播收入在300-400元之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镜像娱乐。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8,《旅行青蛙》开启的“养成文化”元年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