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信用风险加剧!曾是香饽饽的地产债正在被投资机构遗弃!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alt=中国房地产可以说很有特色,不光表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的“拿地王”、“企业豪宅”等地产项目,更体现在土地政策和高杠杆上。 src="http://i9.hexun.com/2018-05-11/193001879.jpg"> 中国房地产可以说很有特色,不光表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的“拿地王”、“企业豪宅”等地产项目,更体现在土地政策和高杠杆上。 房地产更多带有金融属性,具有高杠杆高负债的特点。 <p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中国房地产可以说很有特色,不光表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的“拿地王”、“企业豪宅”等地产项目,更体现在土地政策和高<a杠杆上。 src="http://i9.hexun.com/2018-05-11/193001879.jpg"> 中国房地产可以说很有特色,不光表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的“拿地王”、“企业豪宅”等地产项目,更体现在土地政策和高杠杆上。

房地产更多带有金融属性,具有高杠杆高负债的特点。

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往往有限,这时候房企就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如并购贷、' 信托、合作开发等。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较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房企往往会在不同时期运用贷款、抵押、' 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渠道进行不断融资。在前十几年房地产市场上升时期,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很多大小房企老板通过此种方式一夜暴富。

同时,“高杠杆率”使中国的房地产已经渐渐偏离了本身轨道,现在房子不是用来住的,都用来炒了。

而这种高杠杆、高成本融资在当房地产市场转变为下行周期时,风险会迅速暴露出来。

近日,' 券商抛售地产债的传言在业内广泛流传。

市场上有股份银行表示,当前涉及房地产相关业务的一概不投。不过也有银行机构持观望状态。

房地产监管靴子尚未最终落地,市场风声鹤唳,同时债市信用风险不断向外围金融机构蔓延,对于地产债,银行和券商等投资机构的态度变得谨慎!地产债正从当年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慢慢走向“凉凉”。

因城施政的政策调控下,房企市场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近期海南、天津、广东等多地强化房地产监管,住建部还于5月9日就房地产调控问题约谈了成都和太原两地市政府。

2

地产债地雷重重、危机四伏
2018年以来,房地产<a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src="http://i1.hexun.com/2018-05-11/193001880.jpg"> 2018年以来,房地产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受到市场利率上升影响,房地产通过' 银行市场交易市场融资的难度加大。直观感受最明显的就是银监部门对违规输血楼市开出的罚单剧增。另外,表外金融监管致使部分企业融资渠道变窄。近期房企ipo也进一步收紧。

市场对于房企资金链的担忧更加剧了房企融资困局。数据显示,2017年信用债融资从1.05万亿元降至3610亿元,同比下降65%。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受限和现金流承压是主要顾虑。

因房企的债务结构更多是长期债务,对于地产债的评估,主要看短期现金流是否可持续。未来,对于后梯队的中小房企来说,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盈利将退居二位,现金流或成为决定生死最关键的基础。

地产债在经历了2015-2016年井喷期后,在2018-2019年集中进入回售期。受市场环境影响,因行使回售权限而兑付的债券比例大幅提升,届时面对地产债集中到期,企业再融资渠道又受阻,这无疑将推高地产债信用风险。面对债务的集中到期,市场偏好下降,地产债地雷重重。
信用<a风险加剧!曾是香饽饽的地产债正在被投资机构遗弃! src="http://i8.hexun.com/2018-05-11/193001884.jpg">眼下地产企业融资已不再单以“资质”论英雄。要放到2017年之前,资质尚可的房企获得银行融资很容易,但2017年下半年以来监管趋严,尤其是今年,严监管下资质已经不再是单一评判标准。反观,背景实力成为决定其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

融资成本的上升和渠道的变窄,对于第一梯队的龙头房企来说,冲击并不明显,企业依靠品牌溢价还是可以获得很多低成本融资,在政府合作方面也更有优势。而中小房企一方面融资风险上升,两一方面生存空间被大房企挤压,逐步被淘汰出局。

未来房地产试产或将出现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格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中小房企资金链危机将迎来全面爆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债市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想了解更多关于《信用风险加剧!曾是香饽饽的地产债正在被投资机构遗弃!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装配式建筑丨地震多发地区必须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