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在上周,诺亚财富私募高峰论坛的会场外大厅,有一群不明身份的人身着“诺亚还钱”字样的背心在入口处闹事,但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两三分钟,就被诺亚财富的相关工作人员带离。
在我们见惯大场面的投资人眼里,这肯定不是啥大事件,显得稀松平常。
而我为啥要说说这个事件?
有人会猜想,这到底是为啥?这是诺亚财富欠他们钱了,还是帮他忙理财亏钱了。
据在现场的相关媒体报道,原来这群人是诺亚财富的老客户,目前投资的钱到期了,本息还未拿到,跟去年诺亚踩雷辉山乳业有关,去年12月底辉山已经进入了破产重组阶段,诺亚的相关私募基金也已经在诉讼阶段了。
但投资人不能如期拿到投资本息,所以就有了在论坛现场的这一幕。
大家应该看明白了,诺亚财富的基金经理把投资人的钱拿去投了辉山乳业,没想到去年3月辉山出现债务风波,公司股价跌停,所以诺亚的这个私募基金不能如期退出,投资人无法拿回本息。
简单梳理下辉山从去年以来面临的困境:
1、3月24日港股上市的辉山乳业半小时内暴跌90%,当天收盘市值蒸发了300亿;
2、紧接着的就是辉山乳业不间断的债务危机,以及公司负面;
3、2017年底,辉山乳业已经进入破产重组阶段,目前还在停牌阶段。
2.
简述下这整个事件,就是诺亚财富的私募基金踩雷了,资金为5亿多,踩的是辉山乳业,等于现在诺亚财富的这些投资人是辉山乳业的债权人,想要拿回资金。
但必须等到辉山乳业复牌或者是完成破产清算,按目前的态势应该会进行资产重组后复牌。
而诺亚财富在里面扮演了啥角色,其实它的角色也类似中介,诺亚财富的基金经理向特定用户募集资金进行投资;
此次涉及的是诺亚财富的私募业务,私募顾名思义是私下募集,不对大众公开,只对一些意向客户发售;(因为私募风险极大,也并不承诺保本)
在我们国家私募一般都严格限制人数,因为不限制人数的话很容易变成非法集资,如果募集人数超过50人,资金都汇入个人账户的话,就是非法集资,类似善林、中融民信这类非法集资项目;(而与私募并列的就是公募基金)
正好说到这个,扯扯私募跟非法集资的区别:
首先,做私募的机构必须要有相应的金融牌照,资管新规也明确规定了牌照制这一做法;
而非法集资就是一帮销售向投资人推荐项目,进行集资,钱还都是打到老板的个人账户的,投资人根本不知道资金去了哪里?
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虽然没有公募仔细,但私募是为了追求高收益或者是超高收益,所以风险也相当高。
一些非法集资的行为,更多的是平台存在自身的融资行为,借新还旧,营造一种高收益的氛围,等到哪天资金链断了,平台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另外做私募的公司一般都不允许对外打广告,进行宣传,因为这类公司的门槛都相当高,而且投资的风险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3.
稍微说下诺亚财富这个平台,诺亚财富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了,公司也有很多有名的投资公司注资,其中就有红杉资本,按照目前的股价来算,市值36.05亿;
旗下的资产端歌斐资产,目前管理的资产超千亿。
除了踩雷辉山,诺亚财富紧接着又30亿踩雷乐视;
另外我还记得今年三月份的时候诺亚财富旗下的财富正行板块CEO赵义在客户交流群众公开用肢体语言问候投资者。(起因也跟这次的状况差不多)
总之,也是负面频传~
这次5亿资金踩雷辉山,就是旗下的歌斐资产基金项目,作为一家很有经验的财富管理平台,诺亚肯定是做了它需要做的操作步骤,但投资人到期没拿到钱就是不买账,这种示威行为就是想让诺亚刚兑呗~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监管有规定,所有的资管产品都不允许刚兑,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我上月底写了一篇银行又出大事!到期资金无法赎回,跟诺亚投资人的具体的情况都差不多。
发生这类事件最受伤害的还是投资人,那对于投资人来说有啥需要注意的?
1、很多客户经理其实并没有把所有的风险都如实告诉投资人,投资人没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所以当投资出现问题,无法如期拿回资金时,就会引起恐慌及一些过激行为。
2、现在投资已经不保本了,更也不简单;无论做啥投资,都需要注意衡量投资风险,看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就去选择何类投资产品,关注资金的流向;
3、目前事情已经发生了,投资人还是要理性的去解决, 等待诺亚的处理结果。
最后,希望这些事件都能圆满解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菠萝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想了解更多关于《这家千亿平台出大事了!投资人到期资金无法拿回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