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苦衷”:防守Android和iOS阵营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以7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易观智库分析报告称,此次收购对于微软迅速扩大智能终端市场份额似乎并无实质意义,与其说微软进攻终端市场,不如说是为了防守诺基亚变革的风险。 <BR /> 和Google对待厂商的一视同仁不同,更偏向战略合作伙伴。  <img alt="微软收购诺基亚的“苦衷”:防守Android和iOS阵营&qu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以71.7亿美元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易观智库分析报告称,此次收购对于微软迅速扩大智能终端市场份额似乎并无实质意义,与其说微软进攻终端市场,不如说是为了防守诺基亚变革的风险

和Google对待" 硬件厂商的一视同仁不同," 微软更偏向战略合作伙伴。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苦衷”:防守Android和iOS阵营 

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 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以71.7亿美元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

此次收购显现出这样一" 个信号,即微软相信它能够在手机领域取得成功。

然而,易观智库分析报告称,此次收购对于微软迅速扩大智能终端市场份额似乎并无实质意义,与其说微软进攻终端市场,不如说是为了防守诺基亚变革的风险

看似进攻 实则防守

在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 鲍尔默(SteveBallmer)看来,此次收购“将加速微软WindowsPhone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并且带来更多的利润。”

然而根据KantarWorldpanel发布的数据显示,Android全球市场份额接近70%,其中Android智能手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为70.4%,iPhone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为17.8%,而WindowsPhone的市场份额仅为6.8%,远低于Android和iOS;此外,诺基亚在国内终端市场市场份额约为4%。

对此,易观智库分析师胡婷婷在该分析报告中称,微软与诺基亚的结合对于微软市场份额占比的迅速攀升,并没有太大帮助。

尽管微软在此前进行了各种推广和开发者扶持,但始终没有将局面彻底打开。

该报告指出,微软Windows Phone 8的出发点是一个开放系统,但Windows Phone系统的终端约80%都是诺基亚,其他终端占比很少,系统的开放性远未体现。而面对Google和苹果的强势夹击,微软的市场地位也显得十分尴尬。

作为微软的重要合作伙伴,诺基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微软的神经。对此,胡婷婷称,倘若未来诺基亚被别家企业收购或发展战略发生变动,对于微软而言则将是致命的。由此可见,微软收购诺基亚是必然之举。

Google“一视同仁” 微软偏向战略伙伴

与微软收购诺基亚相对应,谷歌在收购" 摩托罗拉后有意减少" 摩托罗拉产品发布,曾有业内人士分析称Google之所以如此冷落摩托罗拉,就是不想引起其他合作厂商的不满。

该份报告也指出,Google鉴于自身在市场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以及贯彻开放发展的策略,对于终端设备企业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并无资源的明确导向。但对于当前的微软而言,既难以撬动Google产业链条中的终端企业转投微软军团;同时又存在自身产业链动荡的风险

因此微软只能以点带面,先扶持诺基亚终端的发展,提升市场占有率,扩大用户规模,从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基于微软的平台为用户提供应用及服务,以建立自身良性健康的生态体系;之后,再进一步考虑吸引更多的终端厂商参与其中。

诺基亚设备及服务部门被整合后,除了销售团队保留,计划走" 运营商营销路线之外,研发团队收编,人、财、物运营都将实施集中管控。

对此胡婷婷表示,此策略一方面实现加速融合,另一方面体现出微软在设备领域长期布局的思路。

此前,微软曾提出“一个微软,一个战略”的理念,宣布采取重大的重组措施,确定专注于四个发展高度协同的工程领域:操作系统、应用、云和设备。

该报告显示,目前从这四个部分来看,操作系统和云计算是微软资源注入较多的核心领域,但应用与设备的发展则需要强势力量的介入与推动。未来在设备领域的发展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业务能否支撑业务发展也是收购后的重点。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Twitter CFO密会投行 组建专业团队筹备IPO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