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历了“小二”受贿、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被刑拘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之后," 阿里巴巴决定开始加强集团管控,从各子公司回收管理权。
昨日," 阿里巴巴宣布进行内部业务整合,将旗下六个子公司调整为七大事业群,将原有的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巴巴" B2B及阿里云6大子公司调整为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为七大事业群。
业内普遍认为,杜绝聚划算事件、加快电商生态整合、为整体上市做准备是阿里巴巴此举的主要目的。而此前阿里旗下子公司对各业务的争抢而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将会得到缓解。
回归集权式管理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在其内部邮件中表示,新组建的七个事业群将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和风险防控以及技术底层,以此为基础构建阿里巴巴集团CBBS市场集群,打通覆盖消费者、渠道商、制造商、"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等多个环节。
七个事业群的总裁分别为姜鹏、吴咏铭、" 张勇、张宇、吴敏芝、叶朋和王坚,各总裁向" 马云直接汇报。
阿里巴巴表示,其调整架构目的在于打通淘宝系与" B2B业务,贯穿从消费者到生产厂商的上下游,达到全集团业务生态和管理系统融合的状态。
业界独立分析师鲁振旺对凤凰科技表示,阿里巴巴之所以进行调整,是因为想从单纯的业务界定到目标用户界定,方便分子公司进行业务延伸,打造聚合性" 电子商务矩阵和生态系统。
“子公司变成事业部,部分职能将可能划归集团。集团可以有效加强对事业部的监管,各事业部之间的协同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鲁振旺称。
据了解,原本阿里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都独立运营,有自己独立的行政部门和专业的职能部门,对集团的依赖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较弱,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很容易出现问题。
此外,也有熟悉阿里巴巴情况的人士表示,阿里旗下子公司此前有各自的考核机制,但是并未形成一整套考核标准,所以导致各部门间的协作出现障碍,而此举也意在加强控制和监管,杜绝内部不良习气的滋生。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