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我国网民达4.85亿 微博成增长最快互联网应用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同时,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BR />   中国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同时,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仅为6.1%,网民规模增长减缓。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大部分娱乐类应用使用率有所下滑,商务类应用呈平缓上升的同时,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网民规模突破4.85亿 网民增长速度减缓

我国网民规模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网民规模

  我国网民总数持续攀升,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增加了2770万人,增幅仅为6.1%,增长的绝对数量小于去年同期的3600万(2010年上半年)。从2010年开始,网民增长率就进入慢行通道,当前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减缓态势。

微博大爆发“领跑”网络应用 " 电子商务进入平稳上升期

当前,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需要指出的是,在微博用户暴涨过程中,手机微博的表现可圈可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

与微博“大爆发”不同,商务类应用在经历了2009-2010年的快速增长后,迎来了相对平缓的发展期。报告显示,大部分商务类应用保持平稳上行态势,如" 网络购物半年用户增长了7.6%;网上" 银行和网上支付的用户使用率也小幅上升。商务类应用中,团购应用成为亮点,使用率从4.1%提升到8.7%,增幅达到125%,发展势头迅猛。

此外,报告显示,娱乐类应用热度继续回落," 网络游戏和网络音乐的使用率较2010年底分别下降2.3和0.5个百分点," 网络视频使用率继续保持62.1%的水平。

网络安全诚信问题严峻 互联网安全需加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商务类应用的快速发展,许多不法分子纷纷将牟利黑手伸向互联网,导致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和诚信危机事件频发。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治理力度,网络安全诚信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问题仍不容忽视。

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互联网安全专家表示,互联网安全诚信问题受到来自科技、社会、法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因此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互联网相关企业和全体网民共同行动起来,从完善域名安全保障机制、加强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网民辨别网络安全诚信能力等各环节出发,才能真正建立起各类综合防范机制,实现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奢侈品交易平台寺库获IDG注资 投资规模千万美元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