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郭施亮:全球最大的造富工厂是如何打造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alt="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 财经专栏作者" src="http://i2.hexunimg.cn/2014-06-18/165805420.jpg" align=middle> 财经评论员 财经专栏作者 郭施亮 据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的千富榜显示,1000名上榜富豪中,122名来自1990至1999年上市的8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郭施亮 <a href=财经评论员 财经专栏作者" src="http://i2.hexunimg.cn/2014-06-18/165805420.jpg" align=middle>
 财经评论员 财经专栏作者 郭施亮

据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的千富榜' 数据显示,1000名上榜富豪中,122名来自1990至1999年上市的852家企业;100名来自2000至2005年上市的460家企业;2006年至2007年底上市的192家企业制造出57名上榜富豪。而在2008年以后,所创造的富豪人数远远高于上述的数量。

今年,是' 中小板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点。十年来,中小板的发展速度尤为迅猛。从04年首批上市的八家中小板公司发展到如今的719家上市公司,累计IPO融资规模高达4864亿元。

然而,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小板已然成为典型的造富工厂。有数据统计,在中小板市场中,有1127位高管靠持股身家过亿元。而在A股的十大富豪榜中,有7位来自中小板。

此外,' 创业板的造富效应更为显著。按照前期的数据统计,创业板成立不足5年的时间,却造就了337位财富超5亿元的富豪,其造富效应确实惊人。

面对巨大的造富效应,必然离不开套现。近年来,A股市场的套现行为颇为频繁。其中,高管离职套现这一特殊现象成为热议的话题。

以创业板为例,创业板成立一周年前后,约有40名创业板高管闪辞。此外,面对当时首批27家解禁的创业板公司,竟然有21名持股高管请辞,占比接近80%。

实际上,制度的设计漏洞也是促发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套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按照当时的规定,上市公司董监高所持股份在一年的锁定期满后,上市公司高管每年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能超过自身持有数量的25%;在高管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得超过自身持有该股份总量的50%;12个月期满后,将全部解锁。

按此规定,上市公司高管通过办理离职手续,经过相应的锁定期即可减持50%的股份。而在12个月期满后,上市公司高管将可以全部减持自己手上的股份。

显然,上市公司高管摸透了制度的漏洞,进而实现了迅速套现的目的。虽然在随后的时间内,管理层对董监高的减持规定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延迟了离职高管的锁定期限。但是,在巨大的套现利润诱惑下,也无法有效减缓高管们减持股份对市场造成的巨大冲击。

其实,在高管离职潮的背后,还突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体现。

其一、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主的上市公司高管的离职潮现象,突出了部分企业的上市动机并不纯。管理层开立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本来是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拓宽融资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开放更多的投资渠道。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却演变成为最大的造富工厂。企业上市融资并非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而高管们的持股也并非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树立信心。最后,在上市公司高管无心经营企业的环境下,企业也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二、拟上市企业或将不惜一切代价谋求上市,从而诱发包装上市、造假上市的行为。对于部分拟上市企业,其高管根本不看好自己公司的发展前景,其上市仅仅是为了赚取一笔巨额的利润,接着跑路。显然,这种经营态度必然会诱发包装上市、造假上市等行为。企业发行上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上市圈钱。待成功发行上市后,上市公司高管的身价就实现数十倍的增长。不可否认,企业上市所创造的利润远比正常经营来得快,来得多。于是,在A股市场违规成本低廉的大环境下,无疑纵容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其三、企业上市利润无法估量,同时也需要一些人为手段。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原始股东而言,其成本极其低廉。只要企业能够成功发行上市,则潜在的利润是相当巨大的。以年初拟发行的' howImage('stock','2_300361',this,event,'1770') 奥赛康(' 300361,' 股吧)为例,当时该股的发行价格就高达72.99元/股,折合市盈率高达67倍,远远高出同' 期指数的平均估值水平。

事实上,在确立最终发行价格之前,存在很多人为操纵的空间。过去,我国通常使用的是荷兰式招标模式。所谓荷兰式招标,即按照投标人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中标的承销机构以相同的价格来认购中标的数额。也就是说,荷兰式招标主要特点在于价低者得标,所有中标者的潜在风险相同。于是,在此模式下,因机构承担的责任不大,盲目虚报价格并不会让其蒙受损失。

对于部分上市公司,特别是具备“一股独大”的家族上市企业,因其掌控巨大的权力,联合中介机构等相关利益者,即可在一级市场上大幅抬高发行价格。待企业成功发行上市后,再通过恶炒' 新股等手段将利润无限扩大。

对此,上市公司的股价严重透支了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期,而高位追进的投资者恐将面临着长期的套牢。

笔者郭施亮认为,经历过去多年的扭曲性发展,A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造富工厂。遗憾的是,在违规成本低廉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总是充满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发财思维。显然,没有严刑峻法的约束,A股市场仍然属于极少数人的天堂。(' 博客:郭施亮)

  (编辑:艾昀)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大盘窄幅波动 蓝筹仍是破局关键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