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文
在各种债务集中到期的二三季度,一旦遭遇再融资的困难,很多公司难免出现资金链的问题。展望未来一个季度,我们认为,金融市场层面发生“钱荒”的概率不大,但实体企业层面的“钱荒”再所难免。如此一来,债务违约、“债务人跑路”就无可避免,或将引发投资者新一轮的对债务泡沫破灭的担忧。
年初以来,情况一直在恶化。以百度的关键词搜索指数来衡量,在2011年 “温州事件”期间,有关“老板跑路”的搜索指数为100-250起。2014年1-5月,该' 数据维持在300起上下。进入6月份,该数据大幅上升至3000起左右,是前5个月均值的10倍。
扣除钢贸、融资铜的数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年初至今媒体报道的有关债务违约、债券' 退市、企业资金链危机、“债务人跑路”等信用事件涉及的资金规模超过536亿元。
“温州事件”回顾
2011年,温州地区曾出现一波民营企业老板大范围“跑路”,始于4月份,在三季度达到' target='_blank' >高峰。从实际发生的案例来看,当时的事件仅仅发生在单一地区,集中在外向型的小微制造业企业部门,以制鞋、电器、钢铁等行业为主。但是地区之间、实体经济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的传染效应不明显。
众多因素叠加诱发了当时的“跑路潮”,首先,经济下滑背景下,温州部分制造业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当时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盈利空间较窄,企业利润率还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三季度,很多企业反映订单急速下滑,这就直接恶化了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两个数据可以验证这一情景。一是2011年全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一直在14%附近波动,进入2012年初直接掉到11.6%,但温州地区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从23%降至年底的12.6%,下滑了10个百分点。二是温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值同比增速从2月份的19%降至10月份的1.7%,增速减少了17个百分点。其次,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吃紧,诱发企业资金链紧张。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6月的八个月时间之内,' target='_blank' >央行连续九次上调准备金率,期间还伴随五次' 加息。此外,央行还整顿了表外的银信合作业务、不规范票据业务融资,要求' 保证金存款补交准备金等。种种紧缩政策直接导致商业银行收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在7-9月份包括四大行在内的温州25家银行机构还主动提高贷款利率,甚至抽资和不续贷。最后,不少制造业企业经营“摊子”铺得太大,甚至进入陌生的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上求助于民间金融。在信贷条件收紧之后,很多企业被迫转向民间高利贷,且企业之间盲目担保现象严重。随着民间借贷利率的大幅上升,不少企业不堪重负,随即出现了资金链危机。
2011年三季度民营企业老板大范围“失联”引起了股市、债市的剧烈调整。上证综指 7-9 月份连续三个月下跌,累计跌幅为15.3%,并在10 月份创下阶段的新低位2307点。同期跌幅较大的行业有建材下跌28%,家电行业下跌23%,钢铁行业下跌23%,有色、地产、建筑和机械行业都下跌了22%,当时具有防御价值的板块是食品饮料(主要是白酒)、银行。香港恒生' 国企指数6-9月份连续四个月下跌,累计跌幅为37%,并在10月初创下阶段新低位8058点。而流动性紧张使得上海、云南个别城投债遭遇利息兑付事件,5年期AA+评级的城投债收益率从5月初的5.8%升至10月中旬的7.1%,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升幅为130bps;5 年期AA 企业债信用利差从6月初的256bps 扩大至10月初的365bps;等级利差亦从85bps升高至185bps。
最终,“温州事件”止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强力干预。10月初,温家宝总理调研温州,随后政策部门出台了一揽子金融救助措施。
这一次后果更严重
从年初至今,我们一直强调“违约”可能是牵动2014年股市变化的核心因素之一。从上半年发生的金融经济现象来看,“风向”确实变了——房价预期变了、对' 创业板的预期变了、银行资产配置的行为也变了……
我们认为,地产向下调整周期的启动、庞大债务偿还周期的到来以及“影子银行”的治理周期开始,将使得大范围“债务人跑路”再起,信用违约事件会更加频繁,后果也更严重。
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信用违约事件涉及的总金额超过了536亿元。建议投资者关注几个指标:“非标”融资在下滑,企业再融资的通道受阻。5月份社融中表外融资增速下滑至20.2%,非标类融资增速下降1.7ppt 至34.6%。5月份地产集合' 信托发行规模环比下降64%至119 亿元(同比下降61%),融资企业数环比减少51%至59个;信用风险溢价从5月中以来重拾升势;正是对“非标”资产暴露风险的担忧,“9号文”发布之后,股份制银行明显跑输国有大银行。
年初至今,国内信用事件不断发生,惟独1月份的“诚至金开1号”兑付事件对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之后一系列事件对市场的冲击似乎都比较有限。是违约规模太小?还是违约被推迟了?
有观点认为,' 券商资产管理与基金子公司继续在做通道业务,将部分“非标”资产承接过去。我们不认为是这样。券商资产管理与基金子公司本来就是银行“非标”业务的一个延伸,在不借助银行资金来源的前提下,很难独自开展通道业务。我们估算,2014年到期的信托计划规模在4万亿-5万亿元,即使不考虑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到期的规模,“替代渠道”也难以通过自身业务规模的膨胀来承接到期的庞大债务。就算有“替代渠道”可以实现“时间换取空间”,但最根本的条件不存在,那就是融资项目的回报率要逐渐接近,并超过滚续融资的利率成本。换句话说,违约风险可能被转移了、被推迟了,但并没有消除。最后来看“替代渠道”可行吗?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是机构的杠杆率扩张空间不多。2013年年底的数据显示,信托公司的杠杆率飙升至42.7倍,2014年一季度末,基金子公司的杠杆倍数高达430倍;二是机构资产配置的风险偏好。银行资产配置思路的改变,以及“惜贷”已经蔓延至非银金融机构。5月份地产集合信托发行规模环比下降64%,融资企业数环比减少51%。
如果大范围“债务人跑路”蔓延,我们认定后果较为严重。首先,这次集中发生在房地产行业,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小型地产开发商。大面积的债务违约,使得烂尾楼十分普遍。楼盘的停工不仅伤及建材商、建筑公司和客户的利益,还会造成建筑、装修与装饰工人的失业。其次,中小区域银行' 业绩下滑,坏账率攀升。经济下滑周期容易出现信用风险,钢贸、进口铜融资,乃至地产公司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引起银行坏账率上升。最后,上市公司投资的委托贷款可能面临坏账风险。另外,从未来2-3个季度的维度观察,商业银行“惜贷”情绪严重,数量型货币政策可能暂时失效。
为什么股市没有反应?
这么多信用违约事件发生,对' 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冲击已经很明显,比如铁矿石、螺纹钢等。债券市场上,信用利差也一直没有下降至2013年三季度的水平。而最让我们疑惑的:是不是投资者根本不在乎信用事件对股市的影响?或者是截至目前发生的规模还不够大到足以影响' 股票 市场?
海外投资者特别看重违约事件对市场情绪、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冲击,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周期。国内投资者不是特别在意,除非违约涉及的规模特别大(当然,我们也难以测算具体规模是多少)。有部分投资者指出,银行、地产估值被打得这么低,说明股价已经反应很久了,等大规模违约事件暴露时,反而应该“buy on the news”。
我们的理解是,投资者对政策放松的预期,以及不断兑现预期的定向放松暂时“占了上风”。一个朴素的认识是,一旦货币政策松动——即由“微刺激”转为“强刺激”(降准、降息、松动贷存比)时,违约与“债务人跑路”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惟有政策预期落空,且违约再度集中发生时,股指的下行空间恐怕就会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