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熊锦秋:莫将价值管理误解为市值管理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img alt="熊锦秋 经济研究员、股评人士(资料图)" src="http://i6.hexunimg.cn/2014-07-29/167075007.jpg" align=middle>熊锦秋 经济研究员、股评人士(资料图)   据称,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意见》。笔者认为,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概念已被庸俗化,市值管理成为单纯的股价管理,为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熊锦秋 <a href=经济研究员、股评人士(资料图)" src="http://i6.hexunimg.cn/2014-07-29/167075007.jpg" align=middle>
熊锦秋 经济研究员、股评人士(资料图)

  据称," 证监会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意见》。笔者认为,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概念已被庸俗化,市值管理成为单纯的股价管理,为此《意见》应出台相关举措以纠正市值管理中存在的跑偏现象。

在国外并没有市值管理的概念,有的只是价值管理概念。按一些国外学者观点,价值管理主要是通过把企业资源合理分配到最有价值的投资上以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显然,价值管理主要目标是在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基础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之所以在概念上较真,是因为多年以来,一些公司打着“效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旗号,在市场上翻云覆雨,使市值管理逐渐丧失其本初的涵义,在跑偏的道路上狂奔。

2005年5月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市值管理”的概念在中国第一次被提出。按照国内学术界的定义,所谓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效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在实践中,A股市场的市值管理走上邪路,市值管理成为定价管理、股价管理、交易管理等,即公司设定未来达到一定市值并由此确立股价目标,再在市场进行股价运作。

这其中一个玩法就是将并购重组与市值管理相结合,表现在各种名目的并购盛行于市。比如,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传统产业向" 新兴产业转型,或者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整合等,但其主要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制造炒作题材,很多并购重组并不能带来良好协同效应。上市公司在市场释放并购重组题材,受委托的市值管理机构则借助这些题材进行翻云覆雨式炒作,几百个自然人账户一起动,监管方难以下手。其结果是股价暴涨暴跌,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

若要纠正“市值管理”的乱象,首先要引导市场对市值管理有个正确认识。市值管理本应包括内在价值管理和外在价值管理,内在价值管理主要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内在价值提升了,市值自然也会抬高,这才是提升公司市值的正途。外在价值管理,主要是公司与市场间互动,让市场能够认识公司价值,准确发现公司价值。

笔者建议在拟订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意见》中,明确市值管理的可行手段以及禁止手段。第一个可行手段应该是上市公司回购,事实上证监会早就表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方式开展市值管理。股份回购本身也是回报股民的一种方式,视同分红,且回购制度中本身就包含防止操纵条款,是副作用极小、一箭多雕的市值管理手段,理应大力提倡鼓励。第二个可行手段应该是大股东、董监高、员工持股计划等方面的增持,股价跌到低位,这些主体掏出真金白银进行增持,无疑将给市场带来信心,对股价形成有力支撑。第三个可行手段应该是着力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包括开展产品创新、推动品牌创新、推进精细化管理等。此外,开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并购重组等,这些都是应该允许的。第四个可行手段就是搞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舆情监测、危机公关和投资者关系等工作。

至于需要禁止的市值管理手段,最主要的就是要明确禁止上市公司制造题材、庄家在二级市场直接进行股价干预的手法,这涉嫌市场操纵,监管方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巨丰投顾:2200点非本轮终点 摧枯拉朽式上涨难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