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博客,微博)》特约作者 北京 周凤迟
有关统计显示,最近两三个月,A股上证综指的表现领跑全球主要股市,而欧' 美股市普遍大跌。与此相对应的是,近期外资正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入A股市场,增持成为QFII在A股市场的主基调。与此同时,' 开户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回暖态势,普通投资者开户的热情有所回升,一些多年未碰' 股票 的老股民开始翻出往日的账号和密码,重新开始研究股票 。那么,大牛市会否真的到来吗?
牛市远未到来
以笔者对于股市多年来的观察,牛市还远未到来,顶多就是一个探底之后的横盘态势被有限打破的上攻' 行情,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牛市的开端。从出现大牛市的周期来看,现在还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漫长,投资者不可盲目乐观。
我国股市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具有普遍盈利效应的超级行情,一次是在1996~1997年之间,代表品种是深发展和' howImage('stock','1_600839',this,event,'1770') 四川长虹(' 600839,' 股吧);另一次是2006~2007年间的股权分置改革所引发的前所未有的普惠意义上的大牛市行情,代表品种那就太多了,涨幅在一二十倍的股票 随处可见。就在人们欢欣鼓舞等待更大行情向前推进的时候,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了,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要不是4万亿政策的死扛,' 上证指数根本不可能在一年之内翻番。这就是市场的真实写照,市场自身并不具备内在的再生能力,完全是人为所致,可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实际操作中付诸实施的投资者凤毛麟角,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之多的投资者被套得结结实实,无法走出困境。
股市走出牛市的最大障碍就是经济环境上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有些老大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说经济结构的调整,始终是悬在股市头上的一把利剑。我国经济的增长率已经从前几年10%以上的超高速度降了下来,目前的目标在7.5%~8%之间,能稳定在这个区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现在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粗放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思路也要随之发生改变,这既要体现在战略思维上,也要落实到战术思维之中,两者不能割裂开来,否则,就会遭到市场的最为无情的惩罚。
改变原有思维模式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过去10年政府主导的大投资、货币信贷大投放、资源能源掠夺式开发的环境已不复存在,再用以前思维搞经营、进行投资创业办企业,绝对没有出路和发展前景。股票 投资同样如此,而且一定要有超前思维,密切关注政策,甚至走在政策的前边,这在股票 的选择上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站在不同角度的投资者,对于行情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从大多数人的视角来看,上证指数涨到2500点就是行情,跃升到3000点更是行情了,飙升至4000点就是大牛市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众人受益,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牛市的氛围;但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这种思维已经落伍了,即便上证指数真的到了4000点,股市恐怕也不会达到以往的那种普惠式的赚钱效应,2006~2007年那波行情可以说是史无前例,黑马遍地开花,可最后能真正地捡到黄金的投资者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人在思维上出现了重大偏差,这其中既有战略上的重大失误,更有战术上的败笔,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有时很难予以明确界定,因为市场是纷繁复杂的,它没有既定的模式和标准的答案。
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对于行情的理解也要呈现出一种滚动式的态势,不能墨守陈规,用旧有的思维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操作是行不通的,尤其是不能拘泥于什么牛市来了这种简单化的思维;牛市有没有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紧跟形势,在新的思维到来之前或者在其面前能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契合点和落脚点,一旦在这两方面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就是再大的牛市也是白搭,甚至有可能一败涂地。
牛市与否不应该以上证指数的高低来评判,应该以投资者能不能抓住中心热点和核心品种为第一标准,抓住了中心热点和核心品种并能巧妙地运用到实战中去,那就是牛市了,否则一切免谈,因为谈这些东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红红火火的' 创业板行情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