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 howImage('stock','1_600887',this,event,'1770') 伊利股份(' 600887,' 股吧)在新西兰工厂一期年产4.7万吨奶粉原料粉产品线正式投产,加上其11月20日新公布的20亿元投资计划,伊利股份在新西兰的投资额已经超过30亿元。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位于新西兰南岛怀马特市,2013年4月份开工建设,生产能力日处理鲜奶1400吨,年产婴儿原料粉4.7万吨。按照伊利股份的规划,该生产基地建成后将组成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整体项目主要包括生牛乳深加工高科技项目、UHT液态奶项目、奶粉生产及包装等4个子项目。
中投顾问食品' 行业研究员简爱华指出,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乳企出海寻找奶源、建厂布局就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伊利股份、' howImage('stock','1_600597',this,event,'1770') 光明乳业(' 600597,' 股吧)、蒙牛、' howImage('stock','2_002570',this,event,'1770') 贝因美(' 002570,' 股吧)等国内乳制品企业均参与其中。最初更多的是因为挽救消费者信心这一缘故,因为三聚氰胺事件的根源在于奶源,而进口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迅速占领市场,所以国内企业纷纷开拓海外奶源以挽留消费者。
随着国内乳制品行业上游生鲜乳问题的曝光、国内乳制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乳制品信心逐渐恢复等,国内乳制品企业开始从自身长远发展角度来进一步海外布局。国内生鲜乳处于紧供应状态、国内企业对进口奶源的依赖度不断上升,而乳制品行业奶源又是关键制约因素,因此伊利等乳制品巨头选择主动出海以完善自身奶源和产能布局。
新西兰等地乳制品资源优质、丰富、性价比高是伊利等企业出海布局的现实基础。国内奶牛养殖环节面临规模、管理水平等问题,每公斤生鲜乳价格普遍要比新西兰价格高出1元之多,然而品质却远远不及新西兰奶源。乳制品企业若海外布局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更是可以借助进口奶源来实现产品差异化、提升产品附加值、获得较高利润水平。
自由贸易关税协定是国内乳制品企业加快海外乳制品基地的推动器。新西兰是第一个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关税优惠的政策之下国内企业海外投资建厂然后再运回国内销售的成本将会有所降低,尤其是未来将会出现关税为零的情况,如此国内乳制品企业当然愿意选择低成本生产、低成本关税的新西兰进行投资建厂。由于我国与' 澳大利亚的关税协定也已达成,相信未来赴澳大利亚投资的企业和投资金额都将增加。
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也为乳企的海外投资创造了良好氛围。近些年来国内企业由于寻求资源、技术、市场叠加效应等纷纷走出去,整体上提升了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为后续争夺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以食品行业为例,' howImage('stock','2_000895',this,event,'1770') 双汇发展(' 000895,' 股吧)、光明集团等是比较好的例子,在这种氛围内伊利等已经在国内享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希望通过国际化布局,以实现未来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从伊利股份的新西兰投资案例中可以看出国内乳制品企业的投资正在日臻成熟,其不单单为为了寻求奶源如此简单,而是将新西兰大洋洲基地项目建设成覆盖包装、生产、神经哀公、科研等多个领域,产业链般的投资方式不仅通过产品深加工降低了仅投资奶源的风险,而且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也就降低了海外投资面临的政策或者政治风险,海外投资项目及收益的稳定性得以保证。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当然国内乳制品企业海外投资与国内投资有一定冲突性,因为海外投资更具有经济性的话企业或会降低对国内投资的兴趣。然而国内乳制品产业链条中,上游养殖环节依旧存有较大问题,尽管可以通过进口奶源或者是海外投资来降低原材料的制约风险,尽管也可以通过产业链投资方式来降低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然而一个产业过多依赖海外的话还是会给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目前国内也' 正兴起奶源投资风潮,国内政府可以在政策上予以帮持,以将国内奶牛养殖环节做好。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