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天量资金推动 A股市值超越6124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摘自莎士《哈姆雷特》 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正在经历着美妙的一刻,就在已过去的一周时间里,A股市场宣告了王者归来,除了沪深指数约10%的涨幅,还创造了两市总市值历史第一、成交量打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些被空方视为信号的“天量天价”、“二八”已出现在当下,A股市场未来何去何从,同样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天量成因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摘自莎士" 比亚《哈姆雷特》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正在经历着美妙的一刻,就在已过去的一周时间里,A股市场宣告了王者归来,除了沪深指数约10%的涨幅,还创造了两市总市值历史第一、成交量打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些被空方视为信号的“天量天价”、“二八" 行情”已出现在当下,A股市场未来何去何从,同样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天量成因

A股总市值创纪录三大因素“垒起”巨量成交

11月21日至今,A股开启了一波加速上涨之旅,市场充满牛市之声。12月5日,A股总市值近35万亿元,创历史纪录,是6124点时的1.22倍。

投资者对《每日经济新闻(" 博客," 微博)》记者表示,“现在指数涨了这么多,市值越来越庞大,我周围

为解答投资者的上述问题,记者对三大" 数据进行了分析,以助投资者看清市场形势。

逾万亿成交额再创历史纪录

上周沪深两市总体表现可用两个词组来形容:有钱就是任性、逼空。沪深两市成交从6908亿元到9149亿元,再到上周五的1.07万亿元,沪深两市上周累计成交4.24万亿元。

11月28日,沪深两市成交超过7000亿元(约合1140亿美元),已经超越" 美股历史上的成交量峰值(2007年7月26日的995亿美元)。接下来的12月3日,A股创下9149亿元的新天量,将纪录打破。由此A股上演了一出“天天见天量”的大戏,这出戏在上周五登峰造极:当日" 沪指涨1.32%,报收于2937.65点,成交6392亿元;深成指涨0.37%,报收10067.28点,成交4348亿元。当日两市股指振幅近6%,1.07万亿元的天量成交也创下" 全球股市单日成交新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分析人士认为,在万亿成交背后,蓝筹股贡献颇多。截至上周五收盘," 中国石油(601857,收盘价10.12元)涨9.88%,日成交660万手,成交额64.25亿元;" 中国石化(600028,收盘价6.56元)涨幅为4.96%,日成交1471万手,成交额93.79亿元。

" 券商板块也继续表现突出,成交金额1345亿元,银行板块也贡献了1066亿元的成交金额。

" 私募11月平均持仓高达八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以上周五为例,两市总成交额达1.07万亿元。回顾2007年10月16日当日,沪市仅成交1669亿元,深市成交658亿元,合计成交仅为2327亿元,换言之,上周五A股成交额已是6124点当日成交额的4.6倍。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两市A股市值与2006年~2007年牛市中的最大市值相近,但成交额却差距甚大,可以理解为本轮行情动能更充足,如同火箭起飞时携带的燃料更多。

交易量的井喷源于各路资金齐上阵,胆子大、动作灵活的私募尤其勇猛。据私募排排网调查,私募基金11月平均仓位高达79.53%,比10月大幅提高9.59个百分点,其中,53.13%私募仓位高于80%;12.5%私募满仓操作;31.25%的私募仓位介于50%~80%;12.5%私募仓位为30%~50%;仅有3.13%私募仓位低于30%。

三因素引爆巨量成交

近期行情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指数飙涨、成交井喷、市值猛增。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成交井喷,进而推升指数和市值呢?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主因。

首先,行情持续上涨导致投资者开户热情高涨,开户数持续走高;其次,“沪港通+" 融资融券+QFII”带来多路活水;第三," 央行宣布降息等宽松政策将一些观望的理财资金赶入了市场,上述因素都促使了市场资金充足。

一般而言,开户数持续走高表明新入市资金活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登公司最新统计周报显示,11月24日~28日,新增A股开户数达36.94万户,日均开户数达7.39万户。相较于过去连续六周每周超20万户的新增开户数,再次大幅提升。

此前六周新增开户数,从11月24日~28日起由近及远的具体数据分别为23.36万户、24.31万户、23.54万户、21.73万户、21万户和24.26万户。10月只有18个交易日,新增A股开户数累计达82.45万户,日均开户数为4.58万户。而11月共有20个交易日,累计开户数达108.15万户,日均开户数达5.4万户。

统计数据同时显示,11月24日~28日当周,A股账户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2027.39万户,较前一周的1416.67万户大幅增加610.72万户,增幅达43.1%。此外,部分休眠账户开始苏醒,11月24日~28日当周休眠账户数为4213.06万户,较前一周的4216.37万户减少3.31万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刚过去的11月,A股新增开户数突破108万户,这一数字与2007年牛市初起之时新开户数体量相当。2007年1月8日~1月26日间,A股开户数高达107.35万户;2007年4月30日~6月1日,更出现了高达612.24万户的新开户数。由此可见,从当前新开户数来看,距历史高位尚有距离。

除近期陡然增多的新开户数以外,相较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大行情,沪港通以及融资融券则是“新军”,其中融资规模无疑是A股新增资金" 主力军。" 东方财富(" 300059," 股吧)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4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8735.32亿元,而在今年7月,融资余额仅在4000亿元的水平上。" 申银万国证券策略分析师王胜在分析沪港通以及融资融券带来的增量资金时表示,开通沪港通之后,将真正告别“存量博弈”的尴尬时期,考虑到存量580亿美金以上的QFII、近3000亿人民币的RQFII(不含新批额度)以及未来的3000亿沪港通额度,甚至潜在的MSCI将A股纳入成分股的预期,在2015年的某一个时期,A股市场上外资存量将接近万亿人民币。对市场的波动率、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等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除以上两大因素外,央行降息无疑为市场打了一针扎实的兴奋剂,央行时隔两年后首次降息令不少投资者雀跃,降息之后是否还将“出招”更是投资者探讨焦点。尽管央行明确表态“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但是不少业内人士仍然相信,降息不会是孤立事件,未来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时隔多年后央行突然宣布降息,庞大的储蓄资金又将开始寻找其他收益渠道,这也是此次A股市场走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值构成

中小盘股“进占”A股总市值 “大象股”缩水现估值修复空间

每经实习记者 杨建

12月5日(上周五),沪深两市成交额破万亿大关,创历史天量,沪深A股总市值也达到了34.97万亿的新高,突破了此前两市在2008年1月14日创造的34.33万亿元总市值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数据发现,虽然沪深A股总市值超越历史巅峰,但在市值构成上出现重大变化,以" 中小板、" 创业板为主的新势力异军突起,打破了蓝筹统治A股的历史,改变了A股格局。

分析师认为,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的下降趋势逐步放缓,走向稳定。曾经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的" 大盘蓝筹也面临估值修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制造业总市值位居各行业之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彭博社金融数据后注意到,截至12月5日,沪深A股总市值合计为34.97万亿元,不但超越2007年10月16日6124点时A股总市值,且还超越了2008年1月14日34.33万亿元的历史峰值。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07年10月6日,金融板块以8.77万亿元的总市值位居A股行业第一;制造业以8.17万亿元的总市值排在第二;第三名是采矿业,总市值为4.4万亿元。交通运输行业以2.1万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四;房地产以1.28万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五。

到了2014年12月7日,总市值行业排名榜相较2007年10月6日出现巨大变化:制造业以14.37万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一;此前排名第一的金融业以7.9万亿元的市值屈居老二;采矿业以3.58万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三;信息服务行业以1.5万亿的总市值位居第四;房地产业以1.37万亿的总市值排名第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07年10月16日之后,上证所发行了154只" 新股,目前上述154只" 个股合计总市值为6.46万亿元;深交所发行的中小板新股有527只,当前合计市值3.79万亿元;发行的创业板新股 (创业板于2009年10月正式登陆A股)有403只,当前合计市值为2.42万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蓬勃发展,反映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传统行业调结构的同时,不少代表未来新技术、新机会的中小企业上市,有助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中小板总市值超越历史峰值

深交所2007年10月16日A股总市值是5.71万亿元,其中主板4.86万亿元,中小板8560亿元。而2014年12月5日,深交所A股总市值达13万亿元,其中主板5.29万亿元,中小板5.28万亿元,创业板2.42万亿元。主板与中小板相比,中小板市值增加4.42万亿元,增长势头最为迅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沪深A股上市公司不但在总市值构成上出现变化,且在新股发行上也出现了变化。

2007年10月16日至今,沪深A股上市公司总数增加了1084家,其中上证所A股增加154家,深交所中小板增加527家,创业板增加403家。

目前,深市中小板公司数已有729家,中小盘股总市值达5.28万亿元,而在2007年10月16日,中小板市值仅为8560亿元,即中小板当前比2007年整整增加4.42万亿元市值。不过2007年10月16日以来,中小板新股发行数达527家,合计市值3.79万亿元。即便剔除3.79万亿新股市值,在2007年10月16日之前上市的中小板“老股”总市值仍为1.49万亿元,仍较2007年10月6日总市值增加了6340亿元。

石油市值缩水近八成

回顾6124点时A股表现,不得不提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权重股。按前复权统计显示,中石油和中石化总市值缩水严重。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以46.49元的最高价登陆A股,以其总股本1830亿股计算,当天收盘总市值达85076.7亿元。截至2014年12月5日,中石油总市值为18519.6亿元,相比上市当日缩水66557.1亿元,缩水幅度达78%;中石化2007年11月5日总市值达历史最高纪录24843.38亿元,目前总市值仅为7662亿,缩水17181.3亿元,缩水幅度达69%。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历史高点而言,目前主板蓝筹无论从股价、市值都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加上目前国企改革正进一步深化,整个蓝筹板块估值修复的空间比较大。这里自然也包括银行股。

从在A股上市银行股来看,以" 工商银行和" 建设银行总市值缩水最为厉害。其中工商银行在2007年11月01日总市值为26046亿元,目前总市值仅为16133.85亿元,缩水9912.15亿元;建设银行在2007年11月2日总市值达24050亿元,目前只有14250亿元的市值,缩水9800亿元;" 中国银行2007年11月1日达到19489.5亿的总市值" 高峰,目前只有11789.55亿元,缩水7699.95亿;" 交通银行在2007年10月30日达到9577.27亿元的市值高点,目前只有4643.75亿元,缩水4933亿元。" 招商银行在2007年达到6791.4亿元的高点,目前只有3515.4亿元的市值,缩水3276亿元。以上5家银行总市值合计缩水35620.15亿元。

银行股估值从2010年开始回落,主要原因是2010年市场担忧不良贷款风险高企,之后银行股估值一路下跌,银行板块市值缩水严重。2014年以来,压制银行、地产板块估值的风险因素在改善,市场风险降低正带动估值修复。从基本面上来看,支持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理由有:不良贷风险可控,银行资产风险降低;流动性得到改善;地产基本面改善,有助银行降低信贷风险;同时,存款" 保险制度的推出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风险银行发行优先股等事件性因素也在驱动估值修复。

券商股" 龙虎榜卖出额靠前

目前投资者最关心的无疑是行情能否继续走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机构认为,蓝筹股估值修复行情仍可期待,市场仍将继续走好。

比如"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策略首席分析师荀玉根和高级分析师刘瑞就表示,目前已经发生的故事,是大类资产配置从实物到金融;正在发生的故事是从债券牛市到" 股票 牛市,未来市场将步入万亿成交新时代。

海通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看,潜在增量资金规模巨大:首先是政策助推无风险利率加速下行;第二是理财等资金加速进入股市;第三是产业及海外资金持续流入;第四是杠杆交易仍有提升空间。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A股市场短线聚集的风险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投资者至少应该对宽幅震荡心存警惕。

iFinD数据显示,12月5日当天,沪深两市上涨家数为359家,创出11月12日以来18个交易日新低;下跌家数达1951家,创出11月12日以来新高。同时,从龙虎榜数据看,12月5日,净买入金额前5名分别是" 宏源证券(" 000562," 股吧)、建设银行、" 中粮地产(" 000031," 股吧)、" 铜陵有色(" 000630," 股吧)和" 同花顺(" 300033," 股吧);净卖出金额前五名分别是" 山西证券(" 002500," 股吧)、" 国海证券(" 000750," 股吧)、" 国元证券(" 000728," 股吧)、" 佳隆股份(" 002495," 股吧)和" 方正证券(" 601901," 股吧)。

从行业资金流入流出来看,特大单净卖出额位居前三名的板块分别是银行证券和保险板块;位居买入前三的分别是:船舶制造、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

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净买入前5名金额为31.21亿元,高于净卖出前5名23.81亿元的金额,但净卖出榜单上充斥大量券商股,要警惕券商股在上周五位居板块涨幅第一后,快速集体冲高回落。

历史规律

年末行情藏玄机:好收尾才有次年好开头

每经实习记者 费盛海

年末将至,如火如荼的行情一扫多年熊市的阴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联袂涨停,大象也在风口飞,各种牛市现象层出不穷,成为时下股民的新谈资。跨年行情也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回顾以往,投资者可发现A股史上熊、牛更迭常发生在11~12月的年末行情

年末行情预示来年表现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10多年A股的年末行情数据,发现A股的“瑞雪”通常隐藏在年末。

2003年11月~12月 (沪指上涨11.03%):回顾2003年,在经历了年中一段月线5连阴以后,指数于11月开始企稳并且连续拉出阳线,11月和12月期间共上涨11.03%,虽然此时指数尚在熊市,但是指数却一路回升,其后3个月继续上涨16.34%,成为漫漫熊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4年11月~12月 (沪指下跌4.09%):2004年的A股市场正值 “黑熊出没”,11月指数虽然上涨了1.53%,但是后续的12月却整体下跌5.54%,综合起来,当年年末的两个月共下跌4.09%,而这一“衰势”延续到了2005年," 上证指数在2005年的前6月迭创新低,当年上半年总体跌幅达14.65%。

2005年~2006年:2005年6月沪指跌破千点大关,最低至998点后止跌企稳,结束了5年的熊市,随后受新证券法、证券产品创新、证券公司大规模重组等利好影响,沪指于当年11月结束了二次下探后小幅上涨0.59%,站稳了牛市的第二条腿,2005年11月以及12月分别上涨0.59%、5.62%,而2006年,牛市大幕正式拉开,沪指几乎全年上涨。仅有7月份微跌,前十月合计上涨达674点,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11~12月份,沪指又在蓝筹权重带领下加速上涨,两个月分别上涨了14.22%和24.75%,众所周知,2007年牛市正是2006年的延续。

2007年11月~12月 (沪指下跌11.64%):市场在经历了两年多牛市以后,浮躁气氛开始在市场弥漫,2007年11月,一根月阴线突然杀出,跌幅高达18.19%,虽然指数12月有所反弹,但力量实在过于弱小,因此年末两个月整体跌幅达11.64%,而随之市场也拉开了熊市的大幕,2008年前11个月跌幅高达64.44%。

2008年11月~12月 (沪指上涨5.32%):当年A股“熊冠全球”,沪深两市总市值由2007年末的32.71万亿元降至12.13万亿元,上证指数从同年最高的5522点,屡创新低直至同年10月的历史第二大底1664.93点,来到11月,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的“4万亿救市计划”,沪指于同月大涨142点,12月虽然沪指收跌,但是中小板股表现活跃,仅有少数板块下跌。在2008年11月~12月上涨后,2009年前7个月均是一路阳线

2009年11月~12月 (沪指上涨9.39%):这一年间,虽然上证指数涨势喜人,取得了9.39%的涨幅,但是随后的一段时间,市场却陷入了调整。

2010年~2011年:这两年年末全部是以下跌告终,而次年行情也是延续下跌颓势。

2012年11月~12月 (沪指上涨9.68%):虽然2012年年末指数整体涨幅近10%,但是第二年的行情却一直围绕2100点进行震荡整理。

2013年11月~12月 (沪指下跌1.2%):2013年年末的沪指虽然仅下跌1.2%,但是在随后的2014年,前几个月市场并未有好行情,前5月指数继续下跌3.63%。

从上述统计不难发现,当年末11月以及12月有不菲表现时,市场在次年开始阶段也会延续好行情,从统计的11个年末数据看,有9次的年末行情成功预警,1次维持平盘震荡,而另有一次则出现方向性错误,整体正确率高达81.8%。

年末现象或成行情发动机

从上述统计情况来看,11月、12月的年末行情对A股来年行情具有极强的映射性,对来年的行情判断有很好的参照作用。

对于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每到年末,金融机构可能要回笼资金,机构资金结算等,这段时间资金面相较其他时间会更紧,所以正常年份行情都比较清淡,可能有些资金会炒作一些高送转或者行情,但是大多是小打小闹。但对中线乃至长线布局的资金,年底布局正是绝佳时机,此时上市公司一年的" 业绩已基本确定,通过调研,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可能提前进入。这意味着年末大举进入的资金能在更长的周期为市场带来推动。

另外,如果这时候再配合若干有力的政策,那么更有可能激发来年的行情。所以年底如果有行情,来年行情不错的几率是很大的。

记者回顾2014年行情发现,沪指年初呈震荡走势,最低报1974点,但随着5月政策明朗,在沪港通、优先股、混合所有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一路一带”、沿海核电启动等一系列利好刺激下,市场无惧IPO重启,在近半年时间里上证指数上扬近500点,期间大中小盘股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扬。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上涨不同的是,今年市场多出了很多生力军,融资融券、分级基金、伞形" 信托杠杆型工具对市场暴涨功不可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市场显现出多项非同一般的年末现象。首先,今年末资金面流动性较为充裕,央行远超预期地进行了非对称降息,释放了强烈的货币宽松信号。其次,随着12月中央多项重磅会议将召开,如国企改革相关方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股注册制改革等新政策逐明朗,还有不少阶段性行情机会值得把握。另外,从以往经验来看,基金公司大部分会在12月冲击业绩及排名,而今年明显不太一样,要知道抓住一轮牛市基金是多么重要。今年收官前的调研、布局、潜伏显得也尤为不同,或也预示着一轮跨年行情将呼之欲出。

量价之争

二八行情并非牛尾专利 天量未必见天价

每经记者 宋戈

上周五,A股创造了单日过万亿元的成交量,震撼了全球资本市场,连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这两头巨像也“飞”起来了。如此凌厉逼空的二八行情会持续多久,“天量见天价”的魔咒会否再次应验?

市场惊现二八行情+天量

11月以来,A股市场风向突变,原本一直被资本市场看好的一众小盘股突然被遭遇市场冷漠,而那些大盘蓝筹股的气势则日盛一日。

投资者一直认为,只要市场火热,最受益板块当属券商,券商板块也果然不负众望,下半年以来,一路震荡上行,最近更是异常出彩。降息之后,各券商股如一匹匹脱缰野马,甚至在12月4日出现全线涨停的盛况。

与券商股一道狂飙的还有银行股,其他周期性蓝筹股的表现也异常抢眼。周一煤炭板块率先发力,成为金融股之外推涨指数的" 新动力(" 310328, " 基金吧);周二,保险板块卷土重来;周三有色、航空、钢铁板块成为亮点;周四、周五的中国石油以及中国石化成为新亮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周,代表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强劲上涨11.25%,与之相对应的是,被誉为成长股摇篮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在这轮上涨中暗淡很多,其中,中小板指上周仅上涨1.98%,创业板指上周涨幅更是只有0.7%。

二八行情并非顶部特有

对于二八行情市场上的多数投资者印象多是 “中小股借权重股拉升出货”,这一印象主要源自于2006年~2007年那轮超级大牛市尾声时的市场表现。2007年5月30日~2007年10月16日,沪指最终涨到6124点,但在这一过程中上涨个股并不多,这是一个极致的二八行情市场陷入了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恐惧,有色金属、金融、钢铁等所有的权重股集体被吹上天,市场最终也由此到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当年那波牛市相关数据后发现,二八行情并非只属于牛尾,在牛市的初中期也曾出现过长时间的二八现象。

2005年6月6日~2005年12月30日,上证指数从998点涨到1160点,涨幅约15%,三分之二的个股出现上涨,股改行情是当时的主线。

2006年1月4日~2006年6月30日,沪指从1160点涨到1672点,涨幅约44.02%,有色行情开始,在此期间,沪深300涨87%,市场首度出现普涨格局越发开始明显,资金开始流向蓝筹股。

2006年7月3日~2006年12月29日,沪指从1672点涨到2675点,涨幅约60%,而中小板指数仅上涨10.6%,这是明显的二八行情。在这一期间,大盘权重股成为领头羊,其中又以金融和地产股为绝对龙头,尤其是地产在万科、" 保利地产(" 600048," 股吧)以及" 金融街(" 000402," 股吧)的带领下迭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2月29日~2007年5月29日,在此期间,指数与中小板市值携手同涨,二八行情消失,市场再度回归了普涨格局。板块方面“百花齐放”,低价股和题材股表现此起彼伏、有色金属等热点开始活跃,地产再现“英雄本色”。

天量见天价或言之尚早

除了二八现象外,近期市场频频出现的天量也颇引人关注,天量见天价一直是市场挥之不去的一个话题。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A股市场近年出现的天量情况,发现并非天量就会见天价。

2005年8月18日,沪指由1004点开始反弹至1200点时,突然遭遇一根跌幅为3.76%的大阴线,当成交量为235亿元,较前一日的153亿元上涨了53.59%。但在这根阴线杀出之后,指数经历了一小波震荡,此后便开启了2006~2007年超级大牛市

2007年2月27日,沪指跌幅达到了8.8%,同时成交量激增至1316亿元,较前一日增长42.12%,另外,2007年5月30日,沪市实现了2755亿元的成交量,这两次天量在事后被证明,不过是牛市的一则小插曲,放量暴跌反而成了场外资金进场的绝佳时机。

实际上,如果从沪指2007年10月16日见顶时的数据看,当日的成交量不过1669亿元,远远低于同年5月30日的成交量。

在2010年10月18日,沪市达成了3076亿元的成交量,这一数据较当年9月30日1082亿元的成交量高出了184.29%,但是此后指数并未立即下跌,反而在后续的18个交易日里缓慢上涨了6.51%。

当然,万事并非绝对,从历史经验来看,交易量激增也可能预示着随后市场将会出现回调现象。2010年11月12日的单日天量之后股指下跌38%,2009年7月29日,在沪指释放出3028亿元的成交量后,指数达到阶段顶部,在此后的5年里,上证指数都未曾再染指该点位。

私募观点

巨震不改乐观情绪 私募齐称牛市格局已定

每经记者 牟璇 柳川

一个多月时间,沪指从2300点附近最高触及2978点,离3000点仅一步之遥,这对于已经熊了7年的A股市场而言,可谓扬眉吐气。

上周五(12月5日),沪深两市大幅震荡,收市时成交量首破万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史无前例的成交量,市场不免惴惴:后市是马不停蹄地继续高歌猛进,还是休息后再上台阶,抑或是飞流直下?风格果敢、在A股市场地位越来越重要的阳光私募,对后市如何评判,又是如何选择操作策略的,成为市场共同关心的话题。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邀请了4位国内优秀阳光私募人士,他们分别是鸿逸投资总经理" 张云逸、海润达资本总经理仇天镝、龙腾资产董事长" 吴险峰以及中域投资总经理袁鹏涛,共同探讨万亿成交量之后市场将何去何从。

牛市预期确立

NBD:近20多个交易日,沪指从2400点快速攀升至2900多点,3000点已在眼前。截至上周五收盘,A股总市值已经达到34.97万亿,超过2008年1月34.33万亿的历史峰值。同日,两市成交量突破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张云逸: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原因。第一,国民财富的大转移。当前由于房地产拐点来临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被打破,这两个最主要的财富形式面临挤出效应,而这些财富唯一的流向就是股市,条条洪流归大海,股市上涨,成交量放大就很正常了。那么为什么最近才爆发呢?这里有两个催化剂。一个是降息,一个是无风险收益率的快速下降。

第二,大国崛起、国家战略的需要。要适应大国崛起、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以及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支撑,但我们的资本市场活力并不够,导致金融市场未来无法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因此,以股市为代表的金融市场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第三,我们原来长期是间接融资,这种情况下积累了大量的杠杆,高杠杆会把经济压垮的。股市搞上去以后,间接融资就变成直接融资了,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个社会的杠杆。股市的壮大,在扩大了权益资本比例的同时,又化解了债务风险

第四,股市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托底,有利于我国经济提高证券化水平。

第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创新。原来我们的劳动成果采用的是固定薪酬制,员工积极性不高,将来我们通过庞大的资本市场,通过大量的股权激励使得员工和企业绑在一起,员工收入大部分通过股票 激励来体现。

第六,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去杠杆经济托底和经济结构优化,回过头来又会对股市形成一个正反馈。所以这一波股市的上涨背后有很深刻的原因和内在逻辑,不会马上停止。

仇天镝:这波上涨主要来自于金融政策的大改革,加之牛市气氛下大量外围资金入场,融资额度大幅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倍增。

吴险峰:我想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资金进得比较快,再加上融资融券的加速。这次股市上涨本身还是有很强的逻辑,主要是资金成本的下降导致资金向权益类转移。现在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也退烧了,再加上资金成本的下行,导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照这个速度,行情不到3200点是停不了的。

袁鹏涛:近两年来,反腐、改革等措施深入人心,逐渐改变了市场的预期,使得市场出现了以增量资金为特征、主攻蓝筹大盘指数行情。因此,巨大的成交量和连续逼空使得牛市预期得以确立。

万亿成交量或成常态

NBD:您认为1万亿成交量还会持续吗,为什么?

张云逸:由于" 保证金融资资金以及保险、信托资金都进入股市,这笔资金进来以后,我觉得未来1万亿成交量是一个常态,成交量大体上将在8000亿~1万亿徘徊,甚至有可能冲高到1.5万亿。

吴险峰:相对于中国的货币总量和股市总市值,我觉得1万亿的成交量并不算什么,1万亿的成交量未来会成为常态。为什么成交量突然由年初的不到2000亿元猛增到1万亿元?我觉得一是融资融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和我们的投资者喜欢从众、跟风的心理有关。所以这就导致了不存在慢牛,会马上反映出市场价值,目前投资者要认清这个现实,现在这个市场就是资金不断涌入的市场,就是早点把钱塞进去,而且塞对地方。要清楚这一波牛市是主板的牛市,并不是中小板的牛市,中小板最多是前期牛市的延续。

仇天镝:天量的同时如果指数还在创新高,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放出了天量,指数滞涨,这个行情就要接近尾声了。目前市场呈现出放量大涨的情形,应该说还是良性的。

袁鹏涛:市场总是在变化,牛市来了,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投资工具也更加丰富,成交量的放大是必然过程,这也说明增量资金在显著入市,资产的大迁移已经开始,在未来的数年里我相信还会持续。当然,从短期说,万亿成交量也说明投机气氛浓厚,市场总是在冷热波动中发展。巨大的成交量一方面表明牛市的资金基础已经具备,另一方面也说明股市的散户化会加大市场波动,这是需要注意的。

NBD:您认为这样的行情演绎,是牛市吹响号角,还是行情已经接近尾声的最后疯狂?

张云逸:市值到什么规模,我个人认为这么涨下去,6000点是看得到的。现在市场上传出券商提高保证金比例的情况,在我看来这是券商正常的风险控制的需求,对大盘走势的影响有限。

仇天镝:我个人觉得,短期来看,前期涨得太猛,获利盘很多,这将给大盘带来一定的压力,这次指数疯狂的上涨,是来自于市场融资买入的杠杆效应,既然是杠杆带来的上涨,那么调整的时候,那也是超过市场预期的。短期看,市场需要调整,调整对中长期的牛市是更加有利的。

袁鹏涛:熊市已经结束,蓝筹金融的表现和巨大的成交量代表的增量资金表明牛市已经确立。中国在发展、转型,会有更多的优秀企业上市,国企的资产证券化刚刚开始,A股市值会不断地增加。我们建议不要从市值角度看,而应该在市值的发展中,寻找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新兴产业,寻找那些市值可能大幅增长的创新企业,这才是投资正道。

蓝筹股正在价值重估

NBD:在近期酣畅淋漓的行情中,券商股成为导火索,银行、煤炭等大盘股卷土重来成为主力,出现了“二八行情”,对此您如何看待?

张云逸:行情的演绎是三条主线。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加速、权益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承担这个重任的肯定是券商。第二条主线就是价值重估,按照原来的投资路径,大家都是炒新、炒小;但在管理层托底经济的背景下,经济硬着陆的风险降低,有些蓝筹股就有价值了,比如之前担心银行有坏账风险,现在这个风险减轻了,银行股自然就需要重估。第三条主线就是补涨,补涨完成后整轮行情也就结束了。

仇天镝:国内蓝筹股的估值相比国外是很低的,存在估值修复需求。加之金融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加上降息的影响,一波轰轰烈烈的蓝筹股行情应运而生。“二八现象”是明显存在的,大票和小票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目前来看,蓝筹股的估值还没有到位,还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但是不一定一次性到位,这要根据市场情况观察。

吴险峰:中小板已经牛了两年,但主板的牛市今年7月份才开始,所以走势出现分化甚至背离都是很正常的。但权重股的炒作逻辑也是不相同的,券商、保险股应该是一个加杠杆的过程,还在加速发展,因此是一个成长的趋势

券商股是最佳成长股

NBD:尽管沪深总市值超越历史顶峰,但现在蓝筹股的市值尚不足2007年时的三分之一,对此您怎么看?您认为后期蓝筹股是否还有较大上涨空间,为什么?

张云逸:蓝筹股行情什么时候到高潮,什么时候结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在未来的估值修复行情中,银行和保险的估值修复诉求是最高的。对于房地产股来说,也是估值修复的行情,但是因为行业拐点来临了,所以后期房地产板块行情还是有限的。

仇天镝:蓝筹股也是分板块的,总体来说,券商现在是行业反转,银行股是估值修复,再加之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短期仍然有行情。“两桶油”的反弹,也是一个估值修复,并不存在行业的反转。对于房地产股来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杠杆并不高,所以房价不存在猛烈下跌的可能,而会是一个缓慢的下跌过程,地产公司仍然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

吴险峰:在这一波蓝筹股行情中,领头羊是券商和保险,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其市值将远远超过上一轮牛市,券商就像10年前的银行。尽管银行市值在修复,但基本上确定它将无法超过上一轮的市值。由于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国家对减排的重视和经济结构调整,煤炭、有色基本上也无法达到上一轮市值的高峰。

袁鹏涛:后期,蓝筹股可能还会有空间,但更多的是天花板。只有那些能够自我转型、积极创新的蓝筹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NBD:哪些主题、哪些板块能够成为这轮行情中的领导者?为什么?

张云逸:金融股还将继续领涨,基本上,估值修复的大盘蓝筹股像电力、高速公路,消费类的白酒、家电整体上都存在上涨的机会。

仇天镝:首先是券商,券商这两年业绩将出现大幅度上涨,T+0、资本证券化对券商股均是利好。另外,业绩大幅增长、高送转的个股在年终也有机会。

吴险峰:未来券商依然是主线,依然会往上。其他要看行业的具体情况。除了保险和券商是明显的成长性行业外,多数行业都是传统行业,现在都是修复行情,不会创新高了。

袁鹏涛:牛市不言顶,更何况短期行情没有人看得准,我们认为市场会不断地震荡向上,军工、高端装备、在线教育、医疗、体育产业、能源、物联网、券商、混合所有制等板块在明年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短期回调不影响长期向上

NBD:一般而言,年底由于基金结算、过年等因素影响,行情都是趋弱的,但今年却一反常态,对此您的评价是什么?2014年的最后几个星期,是否会回归震荡?

张云逸:大行情还是上涨,但不会出现连续逼空的上涨了,震荡会加剧。大盘在未来会有一种新的变化,即震荡会很大,上周五大盘差不多震荡200点,就是证明。

仇天镝:我认为今年年底会有一波调整,因为年底资金回笼等因素存在,会使得空头借此机会做空;另外也会有一些多头为避免资金紧张而抛售一部分股票 。我们也在逐渐降低仓位,在今年年底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谨慎。如果股市真在这个时候回调了,也是一个健康的回调,中长期仍然看好。

吴险峰:在我看来,由于今年大部分基金已经盈利了,所以他们之前就已经把仓减了,今年不会存在资金回笼导致股市大幅回撤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股市仍然会震荡向上。

袁鹏涛:往年都是资金紧张,但今年有宽松的货币政策,场外资金跑步进场,决定了年底资金面应该比往年好。后面几个星期,指数可能会有一些震荡,但仍然会有很好的个股机会。

鸿逸投资总经理张云逸:

未来1万亿元成交量将是常态。现在市场传出券商提高保证金比例的消息,这是券商正常的风险控制需求,对大盘影响有限。

海润达资本总经理仇天镝:

券商股是行业反转;银行股和“两桶油”属于估值修复;房地产行业的杠杆并不高,所以房价不会猛烈下跌,地产公司仍然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

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

这一波蓝筹股行情的领头羊是券商和保险,它们市值将超过上一轮牛市时的市值;银行、煤炭、有色无法达到上一轮市值的高峰。

中域投资总经理袁鹏涛:

蓝筹金融的表现和天量代表的增量资金表明牛市已经确立,但除了非银金融,其他传统周期行业的投资逻辑只是估值修复和部分资产证券化,是有天花板的。

券商研判

券商分析师行情要走更远 需要大小盘股有序轮动

每经实习记者 杨建

12月5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量达到10740亿元天量,再度刷新纪录。A股从单日成交7000亿元到万亿元巨量,耗时不过短短5天。然而,即使“两桶油”强势涨停,仍然改变不了其市值较历史高位缩水8万多亿元的现实。目前投资者普遍关心的是,这种疯狂上涨行情能否延续,是否存在跨年度行情银行股经过轮番上涨,还有上升空间吗?中小板能否和大盘股共舞?

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家券商分析师。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增量资金正在加速入市,继续看好后市,大盘蓝筹板块估值修复行情值得期待,但不排除股指出现小幅调整。另外,只有大盘和中小盘实现良性互动,行情才能走得更远。

增量资金持续入市

北京某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越历史峰值,市场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之前,A股市场以大规模投资带动的钢铁、水泥、能源等板块为主流;但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我国提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带来了新材料、新技术等中小企业的上市潮,这些公司代表了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如今,随着蓝筹板块估值修复,中小板则面临估值调整,二者呈现出此起彼伏的现象。

目前,市场成交量急剧放大,几乎达到历史高点6124点时的三倍。对此," 华泰证券(" 601688," 股吧)表示,7月以来,在利率下行、改革提速、沪港通、央行定向宽松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增量资金加速流入股市,QFII和RQFII额度不断扩大,股票 融资余额急剧增长。此外,以前A股" 限售股较多,目前基本都已解禁了,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成交量。

上述北京某券商策略分析师还指出,在如今房市低迷的背景下,股市有望取代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成为风险资产的首选;随着理财刚性兑付被打破,将驱动更多资金离开理财市场进入股市;沪港通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推进,将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目前市场融资余额超过8000亿元,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一位长期跟踪市场的券商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散户蜂拥入市,新增账户数屡创新高,交易活跃;各路分级基金B端接连涨停,资金加杠杆成为主流,促使市场量能成倍放大,进而为大盘蓝筹的攀升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补给。

期待大小盘互动

西部地区一位策略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中小板、创业板综指跟随市场同步上扬,并频繁刷新反弹新高,但较沪深300指数明显滞后。在经历了蓝筹股的修复行情之后,中小盘股的跟随推升才是最终激发市场人气的后续力量,且以成长股居多的中小市值品种中也更多蕴含符合改革深化、政策扶持的主题品种,权重股与中小市值品种有序轮动的良性循环特征,才是中期反弹行情得以延续的关键。不过,近期中小市值品种的跟进反弹显得迟疑。

策略分析师指出,市场近阶段的快速拉升主要是配合政策利好刺激、资金大幅推动下的中期反弹。前期央行降息释放了流动性,又连续三周净投放,年末流动性宽松格局有望延续,而月内新股发行压力递减,资金面缓解也给予市场环境转暖以较大支持。反弹行情的时间段恰逢" 业绩预告前端,近七成预喜的局面更是有力配合了当前市场反弹步伐。

华泰证券表示,沪指挑战3000点重要压力位,离不开权重股的维稳和小盘股的共振配合,能否出现跨年度行情,量能维系始终是行情延续的关键,但近期股指涨得有些快,可能会透支明年的涨幅。

银行仍有估值修复空间

银行板块是否存在进一步上升空间?北京某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赚钱效应将刺激资金搬家进入股市,增量资金对低价蓝筹特别是长期低估值的金融股有特别偏好;但沪指将在2950~2980点附近迎来大型整理区间形成的密集成交区,再加上近期股指涨得太快、获利盘较多,在3000点附近出现调整的几率较大,不过也是盘整向上。

上述长期跟踪市场的券商分析师表示,2010年是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权重板块估值调整的起点,2014年以来是估值修复的过程,压制银行、地产板块估值的风险因素在改善,市场风险降低带动估值修复。目前,A股银行板块估值仍较低。从基本面上看,支持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理由是不良信贷风险可控,银行资产风险降低,流动性得到改善,地产基本面改善,存款保险制度推出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风险银行发行优先股等事件因素驱动估值修复。

华泰证券表示,随着货币政策的宽松以及经济改革的各项政策逐步落地,将为低估值蓝筹板块估值修复提供动力,蓝筹格局仍将延续。但部分金融股短期内上涨过快令人担忧,需谨防股指盘中大幅震荡。

西部某策略分析师提醒,持续上涨的煤炭、石油和保险板块也同样面临风险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盘中:沪指逼近3000点大关 证券股继续领涨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