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博客,微博)》特约作者 冯鹏
关于估值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本人从2008年就开始思考一只' 股票 或者一个公司到底该值多少钱,到现在6年了。到了今天才发现,原来估值是门艺术,也是门手艺。单论哪个指标去估值都是耍流氓。以前听一个高人给我讲过,凡事不要只看表面,要看背后以及背后的背后有什么。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估值上太好了。
先说说为什么单单看PE和PB不行。举个例子,' howImage('stock','1_600030',this,event,'1770')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从2005年到2007年最' target='_blank' >高峰时股价涨了30倍,利润增长了30倍。为什么这么牛?因为2007年中信证券股价上100元的时候,它的每股盈利是4元,市盈率25倍。比起沪深300平均60倍的市盈率,这简直太低估了。但是人们没有看到如果股市不行了,这些' 券商会是什么结果。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各行各业,如钢铁、煤炭、有色、航运,甚至是' 创业板。未来当成长股变周期股的时候,投资者就面临着利润+估值下降的戴维斯双杀。' 中国远洋90%以上的跌幅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对这样的周期股来说,利润暴涨、市盈率低的时候,反而是高估的时候,而利润暴跌、甚至开始亏损,股价也大幅下跌之后,才是低估的时候。
再说说资产的问题。就比如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瞬间变成了高富帅,因为他父亲的厂子拆迁给了2个亿。这个就是资产的变化。所谓的资产,就是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东西,如工厂、地皮、人才、存货等等。在行业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时候,资产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看到4倍市盈率的银行股都不太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们相信银行的资产背后藏着大量收不回来的贷款。但是我之所以对银行股感兴趣,是因为一方面觉得坏账没那么多,另一方面就是知道以后经济好起来了,坏账是可以变成好账的。
再说最近热炒的券商股。还拿中信证券来举例子,它的资产有营业部、' 融资融券,还有手里一大堆的股票 、债券。熊市的时候,这些资产给它带来的利润有限,所以大家也不给它定高价。但是现在人们预期牛市来了,营业部瞬间爆满,新融资融券也创了历史天量,它自营的股票 、债券也开始涨。这样的话,它能瞬间变成印钞机。这就是背后的逻辑。
懂得这些,估值的时候就能少犯一些错误。至少,看问题一定要全面综合地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