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春晖
8月份首个交易日,跨月后的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主流资金利率稳中有降。分析人士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在短端资金利率低位企稳的同时,中长端资金利率延续下行态势,反映机构对中长期资金面的预期依旧乐观,未来在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的背景下,货币调控维护流动性适度充裕依然可期,资金利率有望保持在较低水平。
流动性充裕 资金供过于求
3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一派宽松景象,机构融出积极,回购利率稳中有降。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短期限品种中,成交量最大的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微升2BP至1.50%,指标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微降2BP至2.46%;中等期限品种中,14天回购加权利率跌10BP至2.63%,21天品种小涨3BP至2.73%;1个月及以上的长期限品种多数下行,其中,1个月品种大降22BP至2.72%,已低于21天利率。从成交情况看,当日隔夜品种成交增加1367.6亿元至1.76万亿元,7天品种成交增加333.34亿元至1309.13亿元,14天品种仅成交92.11亿元,21天及以上品种更是成交寥寥。
据交易员称,昨日1个月以内各品种均有大行稳定大量融出,7天以上资金开盘即有减点融出,而机构需求主要集中在隔夜品种,午后隔夜亦有减点融出,总体来看,资金面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隔夜回购利率仍在小幅攀升,但难掩资金面整体宽松局面。市场人士表示,隔夜资金需求旺盛主要源于当前隔夜回购利率仍相对偏低,其与7天回购的利差昨日仍高达近100BP,机构需求难免趋之若鹜。而与此同时,中长期限回购成交清淡、价格下行,显示机构对于未来的资金面抱有乐观预期,提前融入中长期资金的兴趣不高。
“收短放长”见效
今年前五个月,在降准降息等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推出后,由于实体需求疲弱、银行惜贷等原因,流动性大量堆积在银行间市场,导致隔夜、7天等短期资金价格大幅走低,而中长期资金价格则相对高企。在此背景下,管理层对流动性进行“收短放长”调控,以引导中长期资金利率下行。
据央行网站3日中午发布的消息,7月份央行未进行SLF(常备借贷便利)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以3个月期限为主)余额下降1345亿元,PLS(抵押补充贷款)余额增加429亿元。有分析人士指出,当月部分MLF未进行续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流动性充裕格局下,部分银行主动不续做,另一方面,结合PLS资金投放期限更长、更稳定来看,也反映出央行顺势收短放长,引导中长端资金成本下行的意图。
而从各期限资金利率的走势和期限利差变化来看,前段时期的结构性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数据显示,目前2个月及以下回购利率已全线低于3%,且在短端资金价格低位企稳的同时,中长端与短端品种的期限利差持续收窄。截至昨日,1个月与7天回购利率的利差已由5月下旬的逾100BP收窄至不足30BP。
在中长端资金利率明显下行之后,当前机构普遍认为,经济下行压力犹存,未来货币调控仍有必要维护流动性的适度充裕。' target='_blank' >民族证券最新发布的一份宏观快报指出,7月中国官方PMI为50.00,为5个月最低值,显示我国制造业扩张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动能较弱,预计下半年“稳增长”和防风险将成为政策焦点,下半年财政、货币双宽松的局面仍可延续。' target='_blank' >国泰君安证券则指出,7月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工业品价格通缩风险进一步加剧,央行有必要进一步降低中长期实际利率,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空间,预计央行仍将通过降准降息、定向PSL、逆回购等方式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在此背景下,货币市场利率继续在较低水平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