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机不成熟”、“重组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是这些公司给出的重组夭折最常用的理由。而让投资者闹心的是,上市公司动辄以重组为由停牌,复牌后等待投资者的却往往是重组失败股价跌停。
1月内23家公司重组泡汤
新年伊始,A股上市公司的重组大戏早已开锣,而不少公司的重组计划也在此时频频夭折。证券时报·莲花财经 (ID:lianhuacaijing)记者统计发现,1月至今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其中有公司停牌几天就' 公告重组失败,更有重组终止却迟迟不复牌的不靠谱公司。

仅仅两天,这一重大资产重组宣告流产,投资者称其为A股“最短命资产重组”。
“我们只是临时停牌两天。”长荣股份一位证券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莲花财经 (ID:lianhuacaijing)记者表示,公司与标的公司控股股东就相关交易条款进行了多次洽谈,但交易各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公司经过两天的商讨后就选择终止重组,停复牌流程也是符合规定的。
对于该人士所称的“临时停牌”,记者查阅公告发现并未发现“临时”二字。
多家公司停牌仅数天
此外,ST景谷、' howImage('stock','1_600572',this,event,'1770') 康恩贝(' 600572,'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2628',this,event,'1770') 成都路桥(' 002628,' 股吧)从筹划重组到终止的时间也不超过一周。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仅3天,ST景谷即于1月29日公告称,公司将终止本次资产重组事项并复牌,这或许与公司大股东广东宏巨最新的一笔股权转让“失效”有关。
公告显示,ST景谷因筹划重大事项,于2016年1月25日起停牌,并于1月26日公告该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月29日公司宣布,决定终止进行上述资产重组事项。
同日,公司宣布,大股东广东宏巨与丰同投资签署的股权转让无效。具体来看,双方于1月21日签署协议,丰同投资拟以协议受让的形式受让广东宏巨持有的公司合计3570.2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7.51%。此后,公司接到广东宏巨通知,后者于1月26日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认定前述转让不合规定。
由此,广东宏巨决定,立即终止此次股权交易,在锁定期届满(2016年7月8日)前,不再操作此类行为。
同样引人关注的终止重组还有' howImage('stock','2_002269',this,event,'1770') 美邦服饰(' 002269,' 股吧)。
自1月7日停牌以来,美邦服饰经历了董事长' target='_blank' >周成建及董事会秘书涂珂双双“失联”,公司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周成建和涂珂又双双“归岗”等事项。而筹划不到半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在公司1月29日晚间公告中宣布“终止”。公司' 股票 将于2月1日复牌,并承诺复牌之日起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复牌股价屡屡大跌
看似随意的终止重组,背后是否另有玄机呢?' target='_blank' >金元证券投资顾问袁强对证券时报·莲花财经 (ID:lianhuacaijing)记者表示,公司以重组为由停牌,很多时候是将重大资产重组当做应对股价下行的缓冲剂。为了避免股价大幅波动,资产重组便成了一个不错的说辞。
今年1月19日,沙钢股份公告,由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涉及境内外资产收购,金额较大,程序较为复杂,交易方案设计的难度较大。交易各方就本次交易标的的资产范围、估值、盈利补偿等核心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截至2月1日收盘,沙钢股份连续8个一字跌停,价格从复牌前的23.57元一路暴跌至10.14元,而截至当天收盘,10.14元的跌停板上仍然有高达115万手的卖单。8个交易日中,该只股票 的成交金额分别仅为639万元、133万元、247万元、775万元、73万元、2803万元、1.04亿元和1.02亿元。单日换手率则为0%-0.46%之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 研究所所长' target='_blank' >董登新对记者表示,目前对上市公司重组尚无具体的时间条款规定,重组更多的是公司本身的市场行为。但是,重组本身是有风险的,上市公司在重组之前应经过可行性' 研究报告,对并购前景进行判断等。“还有些公司还没开始准备重组就已经发布了筹划重组公告。”他认为,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重组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